論道教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Taoist cultural resources needs to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good use of rich Taoist cultural resources, respect the religious beliefs of Taoists and believers, protect Taoist excellent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aoism. Taoism is a traditional religion growing in the soi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re still all over the land of China. How to further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uniqu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let the Taoist culture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go to the world, strengthen the soft power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worth studying.
【作者單位】: 江西財經(jīng)大學(xué)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研究院;
【分類號】:B95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道教協(xié)會關(guān)于道教宮觀管理辦法(1998年8月24日第六屆代表會議修改通過)[J];中國道教;1998年04期
2 朱仙福;黃巖區(qū)道教宮觀積極捐款賑災(zāi)[J];中國道教;1998年04期
3 孫同昌;四川湖北等地部分宮觀試行“宮觀管理試行辦法”情況良好[J];中國道教;1988年03期
4 陳雄群;;愛國愛教的好道長——記中國道協(xié)副會長劉之維[J];中國道教;1989年01期
5 楊君;;出關(guān)尹喜如相識 尋到華陽樂未央——成都青羊?qū)m[J];中國宗教;2006年01期
6 ;陜西省道協(xié)舉辦道教宮觀住持培訓(xùn)班[J];中國道教;1988年01期
7 詹石窗;;執(zhí)大象 天下往——讀陳蓮笙道長《道風集》增訂本有感[J];世界宗教文化;2007年03期
8 寇鳳凱;;淺談道教講經(jīng)文[J];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01期
9 孔令宏;;中國道教史背景下的浙江區(qū)域道教研究[J];國際學(xué)術(shù)動態(tài);2006年02期
10 王宜峨;;陜西道教勝境參訪記[J];中國道教;1987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何敦鏵;;福州歷代道教探略[A];閩都文化研究——“閩都文化研究”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C];2003年
2 張應(yīng)超;;積極引導(dǎo)道教更好地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yīng)[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論集[C];2003年
3 林泉;;晉江官宦文人的道教影響現(xiàn)象淺述[A];朱熹理學(xué)與晉江文化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娟英;;道教文化與玉皇信仰[A];閩臺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5 李天錫;;泉、臺與新加坡玉皇信仰比較研究[A];閩臺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6 高明;;佳縣白云觀壁畫與真武信仰[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xué)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越利;獨具魅力的道教宮觀建筑[N];中國民族報;2002年
2 道文;道教宮觀的十方叢林制[N];中國民族報;2003年
3 周成明;山西省道教協(xié)會成立[N];中國民族報;2007年
4 段青蘭 郝磊靜;瑰麗恢宏的道教宮觀[N];山西日報;2005年
5 毛麗婭;道教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N];中國民族報;2006年
6 記者 張廣艷;北京呂祖宮恢復(fù)為道教活動場所[N];中國民族報;2006年
7 周高德;瓊樓玉宇:道教文化的載體[N];中國民族報;2007年
8 張廣艷;黃信陽委員:加強團體自身建設(shè) 更好地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N];中國民族報;2007年
9 黃海德;從宮觀建筑看臺灣道教的民族性[N];中國民族報;2004年
10 張敏邋田悅陽 王宜峨;愛國愛教 團結(jié)進步[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陳連波;北京道教宮觀環(huán)境景觀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11年
2 胡銳;道教宮觀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3年
3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變遷研究[D];清華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嚴利潔;武當山道教宮觀環(huán)境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12年
2 朱曉怡;都市中的道教宮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9年
3 萇乾坤;安徽齊云山道教文化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2年
4 劉作燕;佛教文化的價值及旅游開發(f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2009年
5 蘇婧;中國道教園林精神空間的構(gòu)成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08年
6 白雪春;唐代道教管理制度探析[D];西南大學(xué);2007年
7 王磊;關(guān)中地區(qū)道教遺存建筑的歷史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9年
8 葛野;蘭州白云觀道教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9 金天明;道教宮觀文化及其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7年
10 李倩;道教的“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的轉(zhuǎn)變[D];廈門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23727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37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