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佛傳故事圖像藝術(shù)中的濟世觀念
本文關(guān)鍵詞:北朝佛傳故事圖像藝術(shù)中的濟世觀念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北朝佛傳故事 濟世觀念 藝術(shù)形象 文化融合
【摘要】:從北朝佛傳故事圖像藝術(shù)中的乘象入胎、逾城出家、降魔成道、初轉(zhuǎn)法輪等幾個故事片斷可以看出,佛教傳入中國之后在中國社會取得的長足發(fā)展并逐漸與中國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化佛教,表現(xiàn)出對中國固有文化的順從。最為重要的是,佛教本身具有的某些思想實質(zhì)上迎合了中國人的思想習慣,深察之,即佛教思想中蘊含的濟世觀念。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藝術(shù)學院;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山東交通學院;
【關(guān)鍵詞】: 北朝佛傳故事 濟世觀念 藝術(shù)形象 文化融合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文學藝術(shù)與現(xiàn)代傳媒的關(guān)系研究”(13JJD750010)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佛教傳入中國之初,雖以其轉(zhuǎn)世輪回思想能滿足中國動蕩社會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亟需的精神需求而得到快速傳播,然而又不可避免地在很多方面與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觀念形成對抗,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爭論。其中最為激烈的問題在于,其一是沙門不拜父母,其二是沙門不敬皇帝、王者及官長。前者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葉小文;當前我國的宗教問題——關(guān)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討[J];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01期
2 趙鵬;江南;;“制器尚象”對中國宗教文化識別傳播的影響及表現(xiàn)特征[J];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06期
3 劉鳳君,彭云;佛教與“像教”藝術(shù)[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4 邵正坤;;佛教信仰與北朝時期的社會救濟[J];許昌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蒲長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研究述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年04期
2 姚力;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基督教發(fā)展的原因探析[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03期
3 王光照,章建;九十年代以來李維漢研究述略[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關(guān)鍵;;當前我國宗教問題研究綜述[J];高校社科信息;1999年Z1期
5 何虎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哈正利;論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在我國的發(fā)展[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市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周良沱,池進,章劍,田軍,陳鵬輝;關(guān)于邪教的比較研究[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1999年02期
8 孫九霞,馬建釗;試論佛教中國化的重要特點[J];嶺南文史;1999年03期
9 劉國武;;宗教五性說視域下藏族大學生宗教信仰探討[J];教育評論;2012年04期
10 張仲鑫;;淺論外來宗教的本土化——以泉州宗教為契入點[J];海交史研究;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姚力;;改革開放以來基督教在中國發(fā)展的原因探析[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鈴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宗教存在的客觀性、特點及幾點認識[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3 賈東海;;科學辯證地對待宗教問題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宗教政策[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4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覃琮;“標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D];上海大學;2011年
2 陳燁;轉(zhuǎn)型與發(fā)展:民族問題與政治穩(wěn)定[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徐振杰;中國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與世俗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王冬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教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5 王芝華;執(zhí)政安全視野下的宗教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趙鵬;北朝佛傳故事圖像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王琛;孝文帝改革以后的北魏社會與法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蔣立群;印順法師的佛學思想[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9 李靜蓉;元代泉州基督教石刻圖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10 陳健;元代藏傳佛教雕塑藝術(shù)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佳瑩;基于地域文化的當代酒店室內(nèi)景觀設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丁愛秀;山水風景與城市設計[D];天津大學;2010年
3 季蕾;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觀設計[D];東南大學;2004年
4 韓新云;轉(zhuǎn)型社會民眾的宗教信仰[D];山西大學;2006年
5 熊雋;《秘殿珠林》文獻價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馬志麗;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D];西北民族大學;2005年
7 付欣;當代基督教在新疆的發(fā)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威;論佛教雕塑東來以后造像造型的根本變因[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文浩;論佛教對中國古代法制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岳勁松;宗教的民族性及其對新疆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唐長壽;樂山麻浩、柿子灣崖墓佛像年代新探[J];東南文化;1989年02期
2 ;武昌蓮溪寺東吳墓清理簡報[J];考古;1959年04期
3 貢昌;;浙江金華古方六朝墓[J];考古;1984年09期
4 謝志成;四川漢代畫像磚上的佛塔圖像[J];四川文物;1987年04期
5 張帥;李海鷗;;從《易經(jīng)》太極之圓角度探析中國民族聲樂的韻律[J];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02期
6 南波;;南京西崗西晉墓[J];文物;1976年03期
7 ;從浙江省武義縣墓葬出土物談婺州窯早期青瓷[J];文物;1981年02期
,本文編號:10768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07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