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曹操研究與評價的轉變
發(fā)布時間:2017-05-27 01:08
本文關鍵詞:20世紀曹操研究與評價的轉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20世紀,由于受到社會主流思潮興衰更替的影響,學術界在不同時期內對歷史人物研究評價體現(xiàn)出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價值理念。作為古代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曹操,在20世紀不同時期的相關學術研究視野中,成為代表這一時期歷史人物研究評價中所蘊含價值理念轉變的重要案例。從民國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早期,以及再到“文革”時期,曹操的歷史形象從成為勘定亂世,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亂世英雄”形象,到成為繼承黃巾農(nóng)民軍意志,并捍衛(wèi)人民利益的進步人士形象,再到成為“儒法斗爭”中反對“儒家”保守勢力的“法家”革新形象,這都體現(xiàn)出不同時期的社會價值理念對曹操歷史形象的形成所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同時,從史學史與史學理論角度來看,曹操研究與評價模式的變遷,也從深層次反映出史學研究與社會現(xiàn)實以及史學研究與史料解讀之間的互動關系,正是因為史學研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20世紀曹操研究與評價表現(xiàn)出劇烈的變動局面。
【關鍵詞】:曹操評價 曹操形象 歷史人物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3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導論9-13
- 第一章 民國時期的曹操研究與評價13-36
- 第一節(jié) 新視角下對曹操傳統(tǒng)認知的新審視13-23
- 第二節(jié) 以“集團”或“階層”的視野對曹操進行新認知23-31
- 第三節(jié) “進化論”視野中曹操革新形象的新定位31-34
- 小結34-36
- 第二章 建國初期的曹操研究與評價——以1959年曹操“翻案”為中心36-68
- 第一節(jié) 農(nóng)民革命敘事體系中的曹操研究36-47
- 第二節(jié) 政治屬性重新定位中的曹操研究47-57
- 第三節(jié) 民族政策與民族戰(zhàn)爭角度下的曹操研究57-66
- 小結66-68
- 第三章 “文革”期間的曹操研究與評價68-91
- 第一節(jié) 農(nóng)民革命框架下曹操“法家化”形象的敘述68-75
- 第二節(jié) “儒法斗爭”背景下曹操“法家化”形象的塑造75-83
- 第三節(jié) 地主階級“革新派”視域中曹操“法家”革新形象的確立83-90
- 小結90-91
- 余論91-99
- 參考文獻99-104
- 后記10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論三國時期的法家路線[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04期
2 王永華;;1959年曹操評價問題討論始末[J];黨史博采(紀實);2009年09期
3 朱永嘉;論曹操的抑止豪強及其法家思想[J];復旦;1959年06期
4 李憑;;曹操形象的變化[J];安徽史學;2011年02期
5 姜孔華;;從官渡之戰(zhàn)看儒法兩家的軍事思想[J];吉林師大學報;1974年04期
6 北京師大歷史系師生寫作小組;論曹操[J];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74年03期
7 ;三國時期杰出法家曹操的軍事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1974年03期
8 ;尊法反儒的政治家曹操[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02期
9 郭素媛;;20世紀曹操形象詮釋綜述[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10 療德清;駁“四人幫”喉舌篡改三國歷史的謬論[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02期
本文關鍵詞:20世紀曹操研究與評價的轉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85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9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