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論孟子的仁政學說及其對新時期以德治國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17:34
  孟子是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孟子的學說和孔子的學說一起,構成了后來深刻影響中國文化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被稱為“孔孟之道”。 仁政學說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孟子仁政學說產生的時代背景,探討其主要內容,并對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結合新時期以德治國的方略,比較其同中國古代傳統德治的不同;并通過借鑒中國古代傳統德治,提出當前實施以德治國方略的具體措施,以便更好地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古為今用。 

【文章來源】: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言
一、 孟子仁政學說產生的時代背景
    (一) 戰(zhàn)國時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狀況
        1、 戰(zhàn)國時期的經濟變革和政治風云
        2、 戰(zhàn)國時期學術文化的繁榮
    (二) 孟子的身世與師承
二、 孟子仁政學說的主要內容及其評價
    (一) 孟子仁政學說的主要內容
        1、 以民為本,與民同樂
        2、 制民之產,同時減輕賦稅,使民以時
        3、 重視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和商業(yè)生產,促進經濟繁榮
        4、 興辦學校,實施人倫道德教育
        5、 反對兼并戰(zhàn)爭,主張仁戰(zhàn)
    (二) 對孟子仁政學說的評價
        1、 孟子的仁政學說是早期民本思想在戰(zhàn)國中期的新發(fā)展
        2、 孟子的仁政學說是帶有理想色彩的超前方案
三、 新時期“以德治國”方略
    (一) 新時期“以德治國”方略提出的客觀依據
        1、 “以德治國”的提出是立足于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2、 “以德治國”的提出是立足于對古今中外治國經驗的概括和升華
        3、 “以德治國”的提出是立足于現實的實踐需要的
    (二) “以德治國”與傳統“德治”的區(qū)別
        1、 “以德治國”與“德治”的差別,在于“德”的階級屬性和內容有根本不同
        2、 “以德治國”與“德治”的差別,在于治國的主體和客體的矛盾性質不同
        3、 “以德治國”與“德治”的差別,在于二者具有根本不同的特征
    (三) “以德治國”方略的實施
        1、 正確處理好“德治”和“法治”的關系,同步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制建設
        2、 “以德治國”倡導“德治”,摒棄“人治”,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重視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形象的建設,勤政廉政,反腐倡廉,從嚴治黨,以黨風建設帶動社會風氣的好轉
        3、 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特別是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增強人們的責任意識,同時努力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德治國”的客觀依據和科學思路[J]. 楊明.  道德與文明. 2001(04)
[2]論作為治國方略的德治[J]. 焦國成.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1(04)
[3]新世紀的經濟強國[J]. 思良.  珠江經濟. 2000(04)
[4]儒家人格學說的價值取向[J]. 田碧潔,張鳳千.  學習與探索. 1999(02)
[5]略論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的制欲主義精神[J]. 吳燦新.  道德與文明. 1999(02)
[6]幾個傳統道德范疇的現代意義[J]. 楊雪騁.  求實. 1999(02)
[7]從古今義利之辯看當前道德建設的價值取向[J]. 王恩來.  求索. 1998(04)
[8]荀子對孔子和老子人生價值觀的揚棄[J]. 阮青.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1997(02)
[9]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J]. 張燕郊.  思想·理論·教育. 1994(06)



本文編號:34515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4515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76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