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斯《正義論》思想的研究與批判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07:42
在當代西方社會科學舞臺上,羅爾斯無疑是一位具有獨特思想性格的哲學家、倫理學家,自20世紀70年代伊始發(fā)表《正義論》以來,就一直充當著哈佛和美國乃至整個西方政治哲學和社會倫理學的“領銜主演”。《正義論》以社會基本結(jié)構(gòu)為研究對象,以“公平的正義”為旨歸,提出兩個正義原則,旨在為現(xiàn)代西方民主社會提供一種指導社會基本結(jié)構(gòu)設計的根本道德原則(正義原則)。全書的核心是兩個正義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平等自由原則,第二個原則是機會的公平平等原則與差別原則的結(jié)合。兩個原則的要義是平等的分配各種基本權(quán)利與義務,以及社會合作所產(chǎn)生的利益與負擔,即使有不平等的分配也要在照顧最少受惠者的前提下,體現(xiàn)了一種平等主義傾向。全書大部分篇幅是對兩個正義原則的論證,體系龐大,論證建立在契約論基礎上,通過預設“原初狀態(tài)”、“無知之幕”等前提條件,使人們在不知道任何有關個個人和社會的特殊信息的境況下進行選擇,達成契約,從而保證了選擇的公平性。羅爾斯通過論證認為,在此種條件下,人們會選擇他提出的兩個正義原則。《正義論》自發(fā)表以來,受到西方各種思想流派的極大關注,也受到各種批駁。桑德爾作為社群主義的代表對《正義論》思想進行了有力的批...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論
一、正義的優(yōu)先性與正義的主題
二、對功利主義的批判
三、正義原則的基本內(nèi)涵
(一) 平等的基本自由及優(yōu)先性
(二) 機會公平平等與差別原則及價值取向
四、正義原則的證明方法
(一) 契約論作為一種證明方法
(二) 原初狀態(tài)及證明
五、正義原則證明的內(nèi)在矛盾
第二部分 桑德爾對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批判
一、正義的環(huán)境與正義優(yōu)先性的批判
二、自我的優(yōu)先性與道德主體批判
三、對羅爾斯契約論的評析
(一) 契約論的內(nèi)在矛盾
(二) 選擇與認識
第三部分 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看羅爾斯的正義理論
一、方法論上的差別
二、分配正義的背后
三、正義的實現(xiàn)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發(fā)表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正義:現(xiàn)實性和歷史性的辯證統(tǒng)一[J]. 馮顏利. 江西社會科學. 2005(07)
[2]論馬克思對“社會正義”的批判及其當代意義[J]. 曹玉濤.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3]羅爾斯的契約主義與政治哲學的證明[J]. 姚大志. 江蘇社會科學. 2004(05)
[4]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義思想研究[J]. 姜涌. 廣東社會科學. 2004(03)
[5]契約理念:歷史與現(xiàn)實的反思——兼論全球化時代的契約文明[J]. 王巖. 哲學研究. 2004(04)
[6]羅爾斯的正義之邏輯及其哲學基礎[J]. 池忠軍. 中州學刊. 2004(01)
[7]馬克思主義與自由、平等和正義的話題——歷史變遷后前東德學者的反思[J]. 魏小萍. 哲學研究. 2003(09)
[8]當前國內(nèi)外羅爾斯研究介紹[J]. 李小科. 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9]契約論與政治合法性[J]. 姚大志.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0]馬克思正義難題的現(xiàn)代回應[J]. 胡真圣.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3(03)
本文編號:3450665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論
一、正義的優(yōu)先性與正義的主題
二、對功利主義的批判
三、正義原則的基本內(nèi)涵
(一) 平等的基本自由及優(yōu)先性
(二) 機會公平平等與差別原則及價值取向
四、正義原則的證明方法
(一) 契約論作為一種證明方法
(二) 原初狀態(tài)及證明
五、正義原則證明的內(nèi)在矛盾
第二部分 桑德爾對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批判
一、正義的環(huán)境與正義優(yōu)先性的批判
二、自我的優(yōu)先性與道德主體批判
三、對羅爾斯契約論的評析
(一) 契約論的內(nèi)在矛盾
(二) 選擇與認識
第三部分 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看羅爾斯的正義理論
一、方法論上的差別
二、分配正義的背后
三、正義的實現(xiàn)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發(fā)表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正義:現(xiàn)實性和歷史性的辯證統(tǒng)一[J]. 馮顏利. 江西社會科學. 2005(07)
[2]論馬克思對“社會正義”的批判及其當代意義[J]. 曹玉濤.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3]羅爾斯的契約主義與政治哲學的證明[J]. 姚大志. 江蘇社會科學. 2004(05)
[4]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義思想研究[J]. 姜涌. 廣東社會科學. 2004(03)
[5]契約理念:歷史與現(xiàn)實的反思——兼論全球化時代的契約文明[J]. 王巖. 哲學研究. 2004(04)
[6]羅爾斯的正義之邏輯及其哲學基礎[J]. 池忠軍. 中州學刊. 2004(01)
[7]馬克思主義與自由、平等和正義的話題——歷史變遷后前東德學者的反思[J]. 魏小萍. 哲學研究. 2003(09)
[8]當前國內(nèi)外羅爾斯研究介紹[J]. 李小科. 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9]契約論與政治合法性[J]. 姚大志.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0]馬克思正義難題的現(xiàn)代回應[J]. 胡真圣.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3(03)
本文編號:34506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45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