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密爾的自由觀及其對中國的現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00:39
自由是人類所具有的一種普遍性的追求。不同文明的人類都表現出了各自的對自由的理解和向往。本文僅以密爾的著作《論自由》為藍本,從他對“自由”這一主題的諸多論述中,挖掘他對中國現實情況的認識和評論,以期對當代中國的繁榮和對中國公民社會的建立有所啟示、有所促進。《論自由》是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思想家約翰·密爾的一部政治學的經典著作。本文采用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對密爾的自由思想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歷史辨證地分析自由與個性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及人類精神發(fā)展中的關系,探索其自由思想的內容實質和理論精髓,并對其思想價值及地位做出恰當的分析和評價,也對其自由思想在資本主義運行過程中所具有的歷史和時代的局限性做出深刻的探究。本文的構想是,以經典著作《論自由》為基礎但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把它與現代問題聯(lián)系起來,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即使在該書問世約150年后的今天,它所提出的一些思想、原則仍然沒有過時,透過密爾的自由思想剖析中國及其社會影響,對促進當代中國公民社會的形成與人的全面發(fā)展仍具有重點的借鑒意義。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個性的自由與發(fā)展形成了人們的共識.但由于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經濟的存在和政治制度的壓制、...
【文章來源】:華僑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s
引言
一、密爾自由觀的時代背景
1、文化背景:歐洲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
2、社會背景:19 世紀中葉的英國社會與思想狀況
3、家庭背景:密爾的生活經歷與思想形成
二、密爾的自由觀及其價值與局限
(一) 密爾自由觀的理論框架
1、自由的含義:管治權力的限制
2、自由的核心:思想自由的保護
3、自由的落實:個性自由的鼓勵
4、自由的限度:群己權界的區(qū)隔
5、自由的保障:代議政府的建立
(二) 密爾自由觀的多面觀照
1、密爾自由觀的特點
(1) 功利主義的倫理觀
(2) 經驗主義的方法論
(3) 積極有為的進取精神
(4) 兩種自由觀的并存
2、密爾自由觀的局限
(1) 自由的界限模糊
(2) 功利思想中的矛盾
3、密爾自由觀的歷史地位
三、西方學者視野下的中華文明
(一) 馬克思的中國觀
(二) 近代西方學者的中國觀
(三) 密爾對中華文明落后的原因剖析
1、自然經濟阻礙社會分工
2、私有財產缺乏法律保護
3、政治專制導致社會停滯
4、思想禁錮窒息民族創(chuàng)新
5、習俗準則壓抑個性自由
(四) 密爾的自由民主觀對近代中國啟蒙思潮的影響
四、密爾自由觀對中國的現代啟示
(一) 自由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目的
(二) 密爾自由觀對中國的現代啟示
1、社會自由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
2、政治自由是形成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基礎
3、法律規(guī)范是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保障
4、個性自由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途徑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活與自由——我所理解的馬克思哲學[J]. 楊楹. 學術研究. 2006(01)
[2]論馬克思解放理論的倫理旨趣[J]. 楊楹. 哲學研究. 2005(08)
[3]自由主義理論中的《論自由》——J.S.密爾《論自由》讀后[J]. 葉立周. 理論月刊. 2005(06)
[4]馬克思哲學中的人的全面發(fā)展與自由個性[J]. 汪信硯.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5(03)
[5]“政治終結”進程中的民主——馬克思的理想民主模式評析[J]. 牟宗艷.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04(02)
[6]馬克思的自由觀及其當代意義[J]. 王南湜. 現代哲學. 2004(02)
[7]密爾自由主義政治思想論析[J]. 王連偉. 學術交流. 2004(04)
[8]西方近代自由主義傳統(tǒng):從霍布斯到約翰·密爾[J]. 王彩波,靳繼東.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4(01)
[9]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精神與社會發(fā)展[J]. 王四達.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03(09)
[10]“沖擊—反應論”與馬克思的中國觀[J]. 曾亞雄. 江漢論壇. 2003(09)
本文編號:3298230
【文章來源】:華僑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s
引言
一、密爾自由觀的時代背景
1、文化背景:歐洲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
2、社會背景:19 世紀中葉的英國社會與思想狀況
3、家庭背景:密爾的生活經歷與思想形成
二、密爾的自由觀及其價值與局限
(一) 密爾自由觀的理論框架
1、自由的含義:管治權力的限制
2、自由的核心:思想自由的保護
3、自由的落實:個性自由的鼓勵
4、自由的限度:群己權界的區(qū)隔
5、自由的保障:代議政府的建立
(二) 密爾自由觀的多面觀照
1、密爾自由觀的特點
(1) 功利主義的倫理觀
(2) 經驗主義的方法論
(3) 積極有為的進取精神
(4) 兩種自由觀的并存
2、密爾自由觀的局限
(1) 自由的界限模糊
(2) 功利思想中的矛盾
3、密爾自由觀的歷史地位
三、西方學者視野下的中華文明
(一) 馬克思的中國觀
(二) 近代西方學者的中國觀
(三) 密爾對中華文明落后的原因剖析
1、自然經濟阻礙社會分工
2、私有財產缺乏法律保護
3、政治專制導致社會停滯
4、思想禁錮窒息民族創(chuàng)新
5、習俗準則壓抑個性自由
(四) 密爾的自由民主觀對近代中國啟蒙思潮的影響
四、密爾自由觀對中國的現代啟示
(一) 自由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目的
(二) 密爾自由觀對中國的現代啟示
1、社會自由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
2、政治自由是形成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基礎
3、法律規(guī)范是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保障
4、個性自由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途徑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活與自由——我所理解的馬克思哲學[J]. 楊楹. 學術研究. 2006(01)
[2]論馬克思解放理論的倫理旨趣[J]. 楊楹. 哲學研究. 2005(08)
[3]自由主義理論中的《論自由》——J.S.密爾《論自由》讀后[J]. 葉立周. 理論月刊. 2005(06)
[4]馬克思哲學中的人的全面發(fā)展與自由個性[J]. 汪信硯.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5(03)
[5]“政治終結”進程中的民主——馬克思的理想民主模式評析[J]. 牟宗艷.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04(02)
[6]馬克思的自由觀及其當代意義[J]. 王南湜. 現代哲學. 2004(02)
[7]密爾自由主義政治思想論析[J]. 王連偉. 學術交流. 2004(04)
[8]西方近代自由主義傳統(tǒng):從霍布斯到約翰·密爾[J]. 王彩波,靳繼東.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4(01)
[9]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精神與社會發(fā)展[J]. 王四達.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03(09)
[10]“沖擊—反應論”與馬克思的中國觀[J]. 曾亞雄. 江漢論壇. 2003(09)
本文編號:32982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29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