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較政治學:從西方學徒到自主創(chuàng)新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omparative politics, Chinese comparative politics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enlightenment,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consciousness. Although the localization consciousness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science in China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recent years,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prosperous, but it is still a weak link in the political science discipline system as far a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concerned. Due to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issu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at pres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countries, China's comparative politics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Asia, explored the context and law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tried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enhance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Chinese comparative politics.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
【分類號】:D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孝芳;;從歐洲之內到歐洲之外:現(xiàn)代國家形成理論的演進[J];教學與研究;2015年08期
2 王衡;;公眾如何定義民主:理論分歧與實證測量[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5年08期
3 程同順;楊倩;;比較政治學視野中的民粹主義概念辨析[J];天津社會科學;2015年04期
4 岳春穎;王大鵬;;中國政治學“本土化”理論的構建路徑研究[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5 郭定平;;論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正”價值[J];社會科學;2015年05期
6 邢瑞磊;;理解理性選擇理論:歷史、發(fā)展與論爭[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7 高奇琦;;試論比較政治學與國家治理研究的二元互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年02期
8 汪仕凱;;西方民主發(fā)生理論辨析[J];政治學研究;2015年02期
9 齊艷紅;;規(guī)范性與經驗性的張力及其消解——西方協(xié)商民主“第三代”的理論進路及其局限[J];哲學動態(tài);2015年03期
10 高奇琦;;制度自信與中國比較政治學體系的構建[J];江淮論壇;201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烏靜;;牧區(qū)生態(tài)移民返遷意愿的群體差異及影響因素——以內蒙古達茂旗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2 汪仕凱;;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題轉換及其對世界政治的影響[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6年12期
3 李鋒;孟天廣;;策略性政治互動:網(wǎng)民政治話語運用與政府回應模式[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年05期
4 侯耀文;周玉清;;國家治理的哲學研究范式[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年24期
5 徐海燕;;中國比較政治學:從西方學徒到自主創(chuàng)新[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6 郭定平;;中國“正治文明”新探索[J];學習與實踐;2016年07期
7 汪仕凱;;國家治理評估的指標設計與理論含義[J];探索;2016年03期
8 王金水;胡華杰;;境外政治學實驗研究的發(fā)展及其對于中國政治學研究的價值[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年03期
9 汪仕凱;;不平等的民主: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政治的演變[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6年05期
10 汪仕凱;;論政治體制的能力與國家治理[J];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紹光;;代表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J];開放時代;2014年02期
2 關海庭;劉瑩;;中俄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社會轉型比較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3 郭寶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以2008年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為視角[J];社會科學家;2012年05期
4 布萊登·斯瓦德洛;賈彥艷;;文化理論對政治學的貢獻[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2年05期
5 徐湘林;;把政治文化找回來——“公民文化”的理論與經驗反思[J];政治學研究;2012年02期
6 霍建國;;現(xiàn)時代國家能力建設的前提審視[J];行政論壇;2012年02期
7 楊光斌;;政體理論的回歸與超越——建構一種超越“左”右的民主觀[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8 徐湘林;;中國的轉型危機與國家治理:歷史比較的視角[J];復旦政治學評論;2011年00期
9 外交學院課題組;;“雁行模式”:東亞模式的形成與發(fā)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年02期
10 李鋼;;師從中國的越南改革[J];改革與開放;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剩勇;李力東;;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西方比較政治學發(fā)展述評[J];政治學研究;2008年06期
2 劉路軍;;西方比較政治學研究范式的分析與批判[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歐陽景根;;比較政治學的危機與出路——從理論、問題與方法互動的角度[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張小兵;;美國視角的比較政治學[J];政治學研究;2009年03期
5 王麗萍;;比較政治學:學科研究特征與前景[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6 陳媛;;對中國比較政治學研究的若干討論——以四屆“比較政治學論壇”為對象的考察[J];學術界;2012年12期
7 李輝;熊易寒;唐世平;;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年01期
8 小G·賓厄姆·鮑威爾;拉塞爾·道爾頓;;當代比較政治學(第六版)(影印版)[J];教學與研究;2013年04期
9 李慎明;;關于搞好比較政治學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J];國際政治研究;2013年01期
10 徐海燕;;2012年中西方比較政治學評析[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士林;;從詩性政治角度論雅、頌之本質[A];東方叢刊(2001年第1輯 總第三十五輯)[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小白;比較政治學研究:不需要模仿[N];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高奇琦;中國比較政治學發(fā)展5年回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3 記者胡言午;比較政治學:方法比理論更重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熊易寒 李輝 唐世平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如何做好比較政治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郭靜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2011年國外比較政治學發(fā)展特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郭定平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奧唐奈爾的比較政治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7 吳志攀;立足中國問題,“把地球管起來”[N];中華讀書報;2012年
8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闕天舒;比較政治學:方法走向自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9 程多聞;多重的“比較”和比較政治學[N];中華讀書報;2014年
10 蘇長和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外交事務研究院;外國國情民情研究:多學科參與 政學商合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本文編號:23505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35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