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域中的米歇爾·?
本文關鍵詞:公共空間與政治公共領域——我的兩個思想主題的生活歷史根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上海大學》 2012年
傳播學視域中的米歇爾·?
李敬
【摘要】:米歇爾·?拢1926-1984),戰(zhàn)后法國繼薩特之后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碌挠绊懺缫岩莩稣軐W的范圍,滲入社會學、文學、心理學、語言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滤枷雮魅胫袊,并在各研究領域掀起持續(xù)至今的熱潮。話語分析在傳播學科的盛行便是對?略捳Z思想呼應的有力印證。話語分析涵蓋了多元的研究方法,?略捳Z理論作為話語分析重要的源頭理論之一,為傳播學之宏觀視野中的社會話語實踐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但傳播學領域的話語分析現狀尚有留白之處:筆者回顧了哲學的哥白尼革命——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對社會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話語分析的理論之源可以追溯到英美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它們成為奠定多元的、異質的話語分析方法的共同基石。我們看到,傳播學研究所采用的絕大多數話語分析方法都肇起于分析哲學,歐陸哲學的影響明顯單薄了很多。而且,傳播學的原創(chuàng)性話語分析方法很少,,主要使用的是語言學領域所吸收、轉換、創(chuàng)建的研究方法,而文本向度的研究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的傳播學的視野。由此,筆者嘗試把?潞甏、抽象的話語理論轉換為可操作的話語研究分析程序,推進多元話語分析方法在傳播學領域的均衡發(fā)展。 ?聦鞑W學科的給養(yǎng)不只體現在方法論層面,他的整個思想體系與傳播學有著諸多交匯點。?掠嘘P權力和話語理論受到傳播學人的廣泛推崇,相關的研究論文屢見不鮮。但令人遺憾的是,對?滤枷氲恼`讀,以及不充分的應用也成為普遍問題。由此,筆者嘗試回歸至?抡軐W思想的深處,在法國哲學史的背景中理解?抡軐W。因為只有盡可能充分的、準確的把握?滤枷,才有可能理解、以至于恰當地應用?碌脑捳Z和權力理論——它們建立在?轮黧w哲學的基礎之上。筆者從“主體”、“知識”、“權力”,三大關鍵詞出發(fā),探究?吕碚撆c傳播學研究的契合面。 最后,筆者嘗試在啟蒙所開啟的現代性之歷史語境中,分析大眾傳播學之學科發(fā)展在時代語境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遭遇:依賴于主體哲學的經驗研究的內在缺陷是什么?思索以?聻榇淼姆粗黧w思想對傳播學批判學派的影響。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206;B56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凌;媒介·話語·權力·身份:“農民工”話語考古與身份生產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胡翼青;;傳播學科建制發(fā)展的兩難境地[J];當代傳播;2011年03期
2 王浩斌;;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話語權的建構路徑[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3 江怡;;分析哲學與詮釋學的共同話題[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王慶豐;;辯證法理論的語言學轉向[J];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05期
5 龔群;從主體哲學到交互主體哲學──后形而上學的哲學方法論問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2年02期
6 陳振明;;在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交界處——評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性觀[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7 陳力丹;試論傳播學方法論的三個學派[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5年02期
8 莫偉民;?屡c理性批判哲學[J];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04期
9 哈貝馬斯;符佳佳;;公共空間與政治公共領域——我的兩個思想主題的生活歷史根源[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甜甜;;論《聊齋志異》的“戲言生事”敘述模式[J];蒲松齡研究;2008年04期
2 王進;;反本質主義與敘事嬗變[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3 岳漢景;趙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等的遠航——政治學視角下的比較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4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5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陽國亮;黃艷;楊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7 白立強;;以人為本的時代意蘊[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8 李占偉;;視覺霸權反思與多重審美感知重建[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9 顏水生;;論“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識范式及其反思[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10 林頤;;“自我”的兩個維度——讀丹尼爾·貝爾《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蓓;;淺談數字博物館的信息選擇與利用[A];創(chuàng)意科技助力數字博物館[C];2011年
2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宮睿;;作為理性的批判的“啟蒙”——對康德“啟蒙”思想的一個闡釋[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7 張玉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核心思想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8 邱姣;;態(tài)度系統視角下《飄》中斯嘉麗的性格特點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9 程光煒;;一個被重構的“西方”——從“現代西方學術文庫”看八十年代的知識范式[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10 廖全京;;存在之鏡與幻想之鏡——讀阿來長篇小說《塵埃落定》[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學森;我國毛南族聚居區(qū)傳統體育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實證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康德強;傳統體育養(yǎng)生的文化哲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胡潔;建構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吳莉;轉喻與話語的符號—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陸秀英;中國當代翻譯文學系統中主體間關系的生態(tài)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尤永;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家庭消費中的意見領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梁麗;“轉基因水稻”事件網絡傳播中的意見領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朱世昭;農村社區(qū)既有與新興意見領袖的博弈[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陳付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萬紅霞;電視新聞軟評論探究[D];河北大學;2009年
7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宮國華;國際商務信函的語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9 蘇煥菊;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黃姍姍;系統功能理論視閾下的“X是X”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春艷;;邊緣的建構與維護——從話語權力的運作看對農民工的社會排斥[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葉繼紅;王元元;;城市融入進程中的農民工傳媒話語缺失與重構[J];重慶社會科學;2009年10期
3 魏泓飛;;農民工的媒介話語現狀分析及其改善[J];東南傳播;2008年07期
4 馬小華;;話語群的分解與重組——農民工雙重邊緣化下的行為變遷研究[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楊善華;朱偉志;;手機: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動”選擇——珠三角地區(qū)農民工手機消費的文化和心態(tài)解讀[J];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6 亦萌;傅麟;;進城農民工基本話語權的獲得[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丁未;;新媒體與賦權:一種實踐性的社會研究[J];國際新聞界;2009年10期
8 高劍寧;祁媛;梁蘭;;對農民工話語媒體表述的調查[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程喆;;話語權:農民工對法律價值的深層訴求——兼談對農民工話語權的法律保護[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10 黃興濤;;“話語”分析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歷史研究;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黃道霞;[N];人民日報;2004年
2 周立耘;[N];人民日報;2006年
3 李斌 王振宏;[N];人民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王舒懷 李鶴;[N];人民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鄧莊;城市化進程中的大眾傳媒[D];武漢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浩斌;古典經濟學的多重視角及其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zhàn)[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賀來;辯證法與過程哲學的對話——科布教授訪談錄[J];哲學動態(tài);2005年09期
3 蕢益民;;當前心靈哲學中的核心課題[J];世界哲學;2006年05期
4 P.M.丘奇蘭德;田平;;功能主義40年:一次批判性的回顧[J];世界哲學;2006年05期
5 “青年哲學論壇”部分成員;被邊緣化還是自我放逐: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性與現實性的對話[J];哲學研究;2004年01期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公共空間與政治公共領域——我的兩個思想主題的生活歷史根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88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6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