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正義的肯認與自我的二分
本文選題:正義 切入點:霍耐特 出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6期
【摘要】:在霍耐特的理論建構(gòu)中肯認是一種制度性美德,也是分配正義的目的,這種目的不限于分配所隸屬的經(jīng)濟領(lǐng)域,而關(guān)乎個體自我的建構(gòu)。這一建構(gòu)的特征是平等主義的,因此霍耐特稱為"平等的倫理生活"。霍耐特這一肯認理論面臨某種不自洽,遵循截然不同的兩個原則而建構(gòu)的自我無法統(tǒng)合到同一個自我概念中,這種不自洽無法以純理論的方式解決,因為它反映了社會環(huán)境的某種結(jié)構(gòu)性特征。
[Abstract]:In Hone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t i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virtue and the purpos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is purpose is not limited to the economic field to which distribution belongs, but rela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sel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nstruction are egalitarian. That is why Honet calls it "an ethical life of equality." Honet's theory of acceptance is confronted with some inconsistency, and the self constructed by two very different principles canno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ame concept of self. This inconsistency cannot be solved in a purely theoretical way because it reflects a certai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
【基金】:四川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研究專項項目(skzx2016-sb134);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研究專項項目(skqy201757)
【分類號】:D08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阿克塞爾·辰切爾;陳林林;;程序正義在正義理論中的功能[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2 周文華;;正義:“給每個人以其所應(yīng)得”[J];哲學動態(tài);2005年11期
3 劉賀青;王軍;;全球正義研究的興起及爭論[J];江淮論壇;2007年03期
4 李成文;;正義實質(zhì)之歷史淵考[J];天府新論;2007年S1期
5 王望;;正義實質(zhì)之辯[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6 許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正義理論研究述評[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1期
7 龔蔚紅;孫一平;;和諧:正義還是超越正義[J];學術(shù)交流;2010年01期
8 龔蔚紅;;和諧:正義還是超越正義[J];學術(shù)交流;2010年04期
9 李淑英;;當代中國正義理論的建構(gòu)[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胡海波;;正義的當代內(nèi)涵與中國的正義精神[J];長白論叢;199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袁峰;;公平正義的理念與政府公共職能的配置[A];和諧社會 價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6年
2 丁利;;社會正義理論:豪爾紹尼與羅爾斯的比較[A];2005年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詹世友;;霍布斯正義理論的論證策略[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何懷宏;正義的原則與策略[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2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靳志強;正義理論的規(guī)范性基礎(chǔ)[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文長春 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從獨白到對話:動態(tài)正義觀的確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阿瑪?shù)賮啞ど?正義與世界[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 周穗明;重塑正義理論[N];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喬洪武 曾召國 武漢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從“完美正義”走向“增量正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7 黃晨;正義的制度,還是正義的生活?[N];中華讀書報;2011年
8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李佃來;馬克思正義理論研究的“劃界”意識[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9 潘啟雯;正義的公共理性應(yīng)能超越國家或地區(qū)界限[N];上海證券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李純一;全球規(guī)則制定應(yīng)當傾聽窮人的聲音[N];文匯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萬紹和;從古代正義到現(xiàn)代正義[D];浙江大學;2004年
2 徐清飛;羅爾斯正義理論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濤;羅爾斯正義觀及其對實現(xiàn)中國社會公平正義的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徐浩;休謨財產(chǎn)正義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于瓊;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年
4 孫斯文;女性主義視野中的社會正義[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5 馬瑞辰;馬克思與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比較研究及啟示[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6 郭笑雨;戴維·米勒全球正義理論初探[D];重慶大學;2016年
7 易亞淵;從絕對正義到明顯的非正義[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8 張玉寶;激進平等主義的正義何以可能[D];吉林大學;2017年
9 吳瑞升;正義優(yōu)先于德性[D];山東大學;2017年
10 王潔;戴維·米勒的全球正義理論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6789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67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