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義德“旅行理論”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11:11
愛德華·W·薩義德被認為是后殖民主義理論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為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作為后殖民理論的代表,薩義德的思想充滿了批判的色彩,其批判的對象直指西方文化霸權。“旅行理論”是薩義德所寫的一篇論文的題目,它不僅概括了其理論的核心特征,而且體現(xiàn)了他獨特的研究方法。因此,“旅行理論”的研究不僅有助于理解和闡釋薩義德的后殖民理論,也有助于認識和把握其文學批評與理論的獨特方法。 本篇論文由五個部分組成。引言部分,簡單介紹了薩義德的研究現(xiàn)狀、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內(nèi)容以及研究意義;第一章論述了“旅行理論”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和個人的生活背景,強調(diào)“理論過剩”現(xiàn)象直接促成了《旅行中的理論》的寫作;第二章闡述了薩義德的關于“旅行理論”的階段及結(jié)果,分別論述了起點階段、“橫向距離”階段、接受階段及改變?nèi)诤想A段,以及全球化和反思與反抗性的路徑。第三章研究了“旅行理論”的特征,主要從現(xiàn)實批判性和未完成性兩方面進行了概括;第四章探討“旅行理論”的貢獻與意義,即對于糾正“理論過剩”現(xiàn)象的啟示意義以及對于文學理論進行平等交流的意義,主要從“旅行理論”對于美國及我國當前文學批評界的意義、對于“誤讀”理論的批判意義、對批評家的意義以及去殖民化意義幾個方面出發(fā)進行概括總結(jié)。 在全球化的時代,隨著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碰撞也不可避免,薩義德“旅行理論”不僅指出了理論之間相互交流的必然性,而且提醒人們接受理論必須保持批判意識,這對于我國文學理論的接受與傳播、以及理論自身體系的建構(gòu)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因此,薩義德的“旅行理論”及其研究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社會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091
本文編號:1572153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09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旅行理論”產(chǎn)生的背景
一.社會背景
二.漂泊的生活背景
第二章 理論旅行的階段與路徑
一.理論旅行的四個階段
1.起點階段
2.“橫向距離”階段
3.接受階段
4.改變?nèi)诤想A段
二.理論旅行的路徑
1.全球化路徑
2.反思與反抗性路徑
第三章 “旅行理論”的特征
一.現(xiàn)實批判性特征
二.未完成性特征
第四章 “旅行理論”的意義
一.對于糾正“理論過剩”現(xiàn)象的啟示意義
二.對于文學理論進行平等交流的意義
1.具有去殖民化的意義
2.對于“誤讀”理論的糾偏意義
3.對批判家作用的肯定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維;;薩義德“旅行理論”中“情境——批判”論辨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陳瑛;“東方主義”與“西方”話語權力——對薩義德“東方主義”的反思[J];求是學刊;2003年04期
3 金惠敏;沒有文學的文學理論——一種元文學或者文論“帝國化”的前景[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03期
4 章輝;;理論旅行:后殖民主義文化批評在中國的歷程與問題[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加布理爾·施瓦布,國榮;理論的旅行和全球化的力量[J];文學評論;2000年02期
6 王寧;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學研究[J];文學評論;2000年03期
7 錢中文;全球化語境與文學理論的前景[J];文學評論;2001年03期
8 李春青;關于“文學理論邊界”之爭的多維解讀[J];文學評論;2005年01期
9 趙建紅;;理論旅行:賽義德文論與當代中國語境[J];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05期
10 湯擁華;;理論如何旅行[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本文編號:15721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57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