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狀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20:36
本文關(guān)鍵詞:宋代狀元研究
【摘要】:狀元的稱謂并非起源于唐代,而是起源于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王嗣宗科,從此歷代進士第一人正式稱為狀元。而相對于狀元稱謂出現(xiàn)更早的狀頭,宋代以后就成為狀元的別稱。宋代狀元的產(chǎn)生由多種因素構(gòu)成,從個人因素上來說,狀元從小就有較好的資質(zhì),或聰明好學(xué),或記憶力驚人,才思敏捷,,或少年老成,志向遠大,或文學(xué)成就較高。宋代狀元的獲得與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皇帝的喜好和一些其他因素也有關(guān)系。同時家庭出身、游學(xué)拜師和地域文化對狀元的產(chǎn)生也有很大的影響。宋代狀元初授官職基本一致,在以后的仕途生涯中,卻表現(xiàn)不盡相同。他們當(dāng)中大多數(shù)人都做到了相當(dāng)高的職位,僅有一小部分人的職位不高。對于狀元仕途來說,升遷相對比較平穩(wěn),也受其它因素的影響而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有的升遷較快,有的則升遷較慢。宋代狀元大多數(shù)能夠在所處的職位上盡職盡責(zé),一些狀元還參與了外事活動。只有少數(shù)狀元政績較為卓著,極少數(shù)狀元政績不好,為人詬病。影響狀元仕途的因素主要有入仕的時間,個人品性,黨爭和奸臣當(dāng)?shù),這幾個因素有時單獨起作用,更多的時候是交織在一起,共同影響狀元的仕途。宋代狀元作為當(dāng)時選拔人才的產(chǎn)物,勢必對宋朝社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其影響主要集中在對國家和文化教育兩個方面。
【關(guān)鍵詞】:宋代 狀元 科舉
【學(xué)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K24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5
- 一、 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9-11
- 二、 選題意義11-12
- (一) 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11
- (二) 具有較大的學(xué)術(shù)意義11
- (三) 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11-12
- 三、 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12-15
- (一) 研究內(nèi)容12
- (二) 研究方法12
- (三) 創(chuàng)新之處12-15
- 第一章 狀元稱謂的起源15-25
- 一、 狀元的稱謂起源于唐代說難以成立15-20
- (一) 狀元稱謂源于唐代說難成立15-16
- (二) 唐代狀頭是狀元稱謂的誤導(dǎo)16-20
- 二、 中國狀元的稱謂起源于宋代20-23
- 三、 結(jié)語23-25
- 第二章 宋代狀元產(chǎn)生諸因素25-51
- 一、 個人因素25-30
- (一) 天資聰穎,勤奮好學(xué)25-26
- (二) 記憶過人,文思敏捷26-27
- (三) 少年老成,志向遠大27-28
- (四) 文采超眾,尤善詩詞28-30
- 二、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30-34
- 三、 游學(xué)拜師34-35
- 四、 地域文化的影響35-42
- 五、 社會風(fēng)氣的影響42-43
- 六、 皇帝喜好的影響43-45
- (一) 文章受皇帝賞識44
- (二) 儀表受皇帝器重44-45
- (三) 皇帝個人觀念、情緒45
- 七、 其他因素45-51
- (一) 現(xiàn)任官員不能做狀元的制度46
- (二) 善于應(yīng)變46-47
- (三) 趨炎附勢47-48
- (四) 偶然因素48-51
- 第三章 宋代狀元的仕途51-79
- 一、 宋代狀元仕途之分析51-58
- (一) 初授官職分析51-52
- (二) 最高官職分析52-56
- (三) 升遷情況分析56-58
- (四) 仕途總體分析58
- 二、 宋代狀元的政治活動58-65
- (一) 政績較好的狀元58-60
- (二) 政績較壞的狀元60-62
- (三) 政績平庸的狀元62
- (四) 從事外事的狀元62-65
- 三、 影響宋代狀元仕途的因素65-79
- (一) 個人仕齡對狀元仕途的影響65-72
- (二) 個人品性對狀元仕途的影響72-75
- (三) 頻繁黨爭對狀元仕途的影響75-76
- (四) 奸臣當(dāng)?shù)缹钤送镜挠绊?/span>76-79
- 第四章 宋代狀元的影響79-87
- 一、 宋代狀元對國家的影響79-81
- (一) 在朝廷中的影響79-80
- (二) 在地方上的影響80
- (三) 在外交中的影響80-81
- 二、 宋代狀元對文化的影響81-87
- (一) 文學(xué)成就促進文化的繁榮81-83
- (二) 增強科舉對文化的影響力83-84
- (三) 身體力行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84-87
- 結(jié)語87-89
- 參考文獻89-94
- 一、 古籍文獻89-92
- 二、 今人論著92-94
- (一) 今人著作92-93
- (二) 論文93-9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其凡;有功于廣州人民的宋代狀元張鎮(zhèn)孫[J];嶺南文史;1995年01期
本文編號:6910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69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