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密疏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07:50
宋代是我國密疏制度的重要發(fā)展期,密疏稱謂及封裝方式在前人基礎上多有革新,出現了新的密疏稱謂:“實封”和“密封”,推行了新的密疏封裝方法——“實封法”。宋代“實封法”程序嚴密,包含封書、折角重封、用印或書寫姓名畫押三個環(huán)節(jié),擁有更強保密性,是對前代密疏封裝方式的重大改進。宋代密疏的內容繁多,涉及奏報軍機、薦舉人才、乞求恩澤、規(guī)諫君主、奏報天文與災異諸方面。依據其具體內容,大致可分檢舉、建議、薦舉、答疑、稟告、陳情六種類型,是宋代君主溝通下情,臣民參政議政的重要手段。宋代密疏撰寫沒有形成特別書寫文體,但已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結構。一般性的密疏通常包括開首、敘事和結尾三部分,若言猶未盡,可于文末貼黃補充;應詔密疏則多在開首或敘事部分引用皇帝詔旨,以示尊敬。密疏撰寫內容上,為使所得密疏與君主期望更相契合,宋代統治者在因災及因事求取密疏時,常會在詔旨之中說明求疏事項,引導臣民密疏內容。宋代密疏的呈傳渠道因上疏者身份及地域差異,各有不同。在京朝臣密疏可依據官職品級分別通過內東門司、入內內侍省、御藥院、通進司、登聞鼓院、登聞檢院等機構進呈,或由宰執(zhí)、宗室及外戚轉呈;在京庶民密疏通過登聞鼓、檢院進呈;地...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12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一)學術價值
(二)現實意義
二、研究現狀及分析
(一)宋代密疏傳遞的相關研究
(二)宋代奏疏保密制度的相關研究
(三)宋代“封事”內容的相關研究
(四)密疏文體與功能的相關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宋代密疏稱謂及封裝方式演變
一、宋代密疏稱謂的演變
(一)宋以前密疏的稱謂演變
(二)宋代密疏稱謂的新變化
二、宋代密疏封裝方式演變
(一)宋以前密疏封裝方式的演變
(二)宋代密疏封裝方式新變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宋代密疏內容的類別與撰寫
一、宋代密疏內容的類別
(一)檢舉密疏
(二)建議密疏
(三)薦舉密疏
(四)答疑密疏
(五)稟告與陳情密疏
二、宋代密疏的撰寫
(一)宋代密疏的撰寫格式
(二)宋代密疏的撰寫內容限制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宋代密疏的呈傳渠道與審閱處理
一、宋代密疏的呈傳渠道
(一)在京官員密疏的呈傳渠道
(二)地方官員密疏的呈傳渠道
(三)庶民密疏的呈傳渠道
二、宋代密疏的審閱與處理
(一)審閱密疏的官員與機構
(二)密疏的審閱處理流程
(三)密疏處理的結果
(四)密疏處理結果對撰寫者的反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宋代密疏的保密制度與泄密事件分析
一、宋代密疏的保密制度
(一)密疏書寫與密封環(huán)節(jié)的保密
(二)密疏呈傳環(huán)節(jié)的保密
(三)密疏審閱處理環(huán)節(jié)的保密
二、宋代密疏泄密事件分析
(一)密疏書寫環(huán)節(jié)的泄密事件分析
(二)密疏呈傳環(huán)節(jié)的泄密事件分析
(三)密疏處理環(huán)節(jié)的泄密事件分析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宋代密疏制度的評價
一、宋代密疏制度的歷史作用
(一)有利于維護皇權
(二)有利于君主決策
(三)有利于完善監(jiān)察體系
(四)改善宋人對密疏態(tài)度
二、宋代密疏的弊端
三、宋代密疏制度對后世的影響
(一)宋代密疏封裝方式對后世的影響
(二)宋代地方密疏呈傳渠道對后世的影響
(三)宋代密疏審閱處理方式對后世的影響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二、今人論著
(一)著作
(二)期刊論文
(三)學位論文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2901000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12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一)學術價值
(二)現實意義
二、研究現狀及分析
(一)宋代密疏傳遞的相關研究
(二)宋代奏疏保密制度的相關研究
(三)宋代“封事”內容的相關研究
(四)密疏文體與功能的相關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宋代密疏稱謂及封裝方式演變
一、宋代密疏稱謂的演變
(一)宋以前密疏的稱謂演變
(二)宋代密疏稱謂的新變化
二、宋代密疏封裝方式演變
(一)宋以前密疏封裝方式的演變
(二)宋代密疏封裝方式新變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宋代密疏內容的類別與撰寫
一、宋代密疏內容的類別
(一)檢舉密疏
(二)建議密疏
(三)薦舉密疏
(四)答疑密疏
(五)稟告與陳情密疏
二、宋代密疏的撰寫
(一)宋代密疏的撰寫格式
(二)宋代密疏的撰寫內容限制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宋代密疏的呈傳渠道與審閱處理
一、宋代密疏的呈傳渠道
(一)在京官員密疏的呈傳渠道
(二)地方官員密疏的呈傳渠道
(三)庶民密疏的呈傳渠道
二、宋代密疏的審閱與處理
(一)審閱密疏的官員與機構
(二)密疏的審閱處理流程
(三)密疏處理的結果
(四)密疏處理結果對撰寫者的反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宋代密疏的保密制度與泄密事件分析
一、宋代密疏的保密制度
(一)密疏書寫與密封環(huán)節(jié)的保密
(二)密疏呈傳環(huán)節(jié)的保密
(三)密疏審閱處理環(huán)節(jié)的保密
二、宋代密疏泄密事件分析
(一)密疏書寫環(huán)節(jié)的泄密事件分析
(二)密疏呈傳環(huán)節(jié)的泄密事件分析
(三)密疏處理環(huán)節(jié)的泄密事件分析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宋代密疏制度的評價
一、宋代密疏制度的歷史作用
(一)有利于維護皇權
(二)有利于君主決策
(三)有利于完善監(jiān)察體系
(四)改善宋人對密疏態(tài)度
二、宋代密疏的弊端
三、宋代密疏制度對后世的影響
(一)宋代密疏封裝方式對后世的影響
(二)宋代地方密疏呈傳渠道對后世的影響
(三)宋代密疏審閱處理方式對后世的影響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二、今人論著
(一)著作
(二)期刊論文
(三)學位論文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29010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290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