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隆萬之際的族群關系與帝國邊略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the issue of "North Kruppuan and South Japanese" has been gradual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framework of global history, but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s, southwest and western regions of the Ming Dynasty, ethnic group relations have been turbulent to varying degrees. Its motivation and the former are roughly the same, and even interrelated. The rulers of the Ming Dynasty may have passively touched the pulse of the times, so, although they were short, they adopted the positive strategy, which made the imperial border of this period have the times and the whol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歷史系;
【基金】:香港卓越領域計劃(AOE)項目“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2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展龍;;張居正改革時期南方民族政策述論[J];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01期
2 展龍;;論張居正改革時期的西南民族政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3 展龍;;張居正改革前周邊民族形勢之透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展龍;;論張居正改革時期的明蒙貢市關系[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05期
5 龐乃明;;明朝張居正時代應對歐力東漸之得失[J];求是學刊;2009年04期
6 馮玉榮;晚明幾社文人論兵探析[J];軍事歷史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白同葵;;張居正行政改革思想與實踐管窺[J];蘭臺世界;2014年09期
2 展龍;;張居正改革時期民族政策得失論[J];民族論壇;2013年07期
3 展龍;;萬斯同《明史》序、論的史學價值[J];史學史研究;2013年02期
4 展龍;;張居正安撫西南少數(shù)民族歷史透視[J];民族論壇;2013年05期
5 劉東巖;;淺析張居正的改革之路[J];青年文學家;2011年16期
6 馮明;;近三十年來國內(nèi)張居正研究綜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7 廖肇亨;;浪里挑燈看劍:中國海戰(zhàn)詩學之書寫特質(zhì)與價值信念初探[J];中國文學研究(輯刊);2008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區(qū)志堅;從明人編著經(jīng)世文編略探明代經(jīng)世思想的涵義──兼論近人對經(jīng)世思想之研究[J];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紅杰;全球化、民族要素的相對性與當代族群關系的特點[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莫代山;;旅游背景下族群內(nèi)部關系變遷的實證研究——以“五落鐘離山”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02期
3 吳磊;徐永志;;開辟滿族史研究的新視野——讀(美)路康樂著《滿與漢:晚清到民國初期的族群關系與政治權(quán)力,1861—1928》[J];滿族研究;2011年01期
4 周敏;黎相宜;;多元、動態(tài)與差異:“移民與族群關系”國際研討會述評[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2年03期
5 馬戎;社會學的族群關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孫九霞;論影響澳門族群關系的三個主要因素[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7 馬戎;試論語言社會學在社會變遷和族群關系研究中的應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石德生;羌渾族群關系考辨[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王東平;;《岡志》中反映的明清北京牛街回族社會的族群關系[J];回族研究;2010年03期
10 梁純菁;華人族群關系網(wǎng)絡的國際化[J];龍巖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靳薇;李燕晨;;城市中族群關系的互動與調(diào)適—以深圳為例[A];慶賀黃淑娉教授從教50周年暨人類學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吳曉萍;楊文謝;;地戲文化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傳播與黔中族群關系的演變[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然;;當代湘西苗族土家化與土家族苗化現(xiàn)象探析[A];第二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中青年學者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開盛 湘潭大學;泰國暴動警示:族群分裂撕裂民主[N];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喀什師范學院南疆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梁玉春;族際交往:實現(xiàn)族群和諧的關鍵[N];中國教育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廖小健;戰(zhàn)后馬來西亞族群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衛(wèi)紅;中小城市族群關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7年
2 楊錕;從沖突到和解—北愛爾蘭族群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3 王亞楠;地方性視角下的綠洲巴扎與族群交往[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羅玉潔;族群關系的節(jié)日表達[D];云南大學;2016年
5 農(nóng)圣;一個廣西圩鎮(zhèn)的興起發(fā)展與族群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葉青;賀州客家與瑤族族群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平安;現(xiàn)代化進程中珠u嵶迦汗叵笛芯縖D];廣西民族大學;2006年
8 嚴麗;兵團社區(qū)族群關系的歷史人類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9 金麗楠;多民族村落族群關系演變研究[D];青海民族大學;2012年
10 艾清;資源、環(huán)境、文化與族群關系[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423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224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