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20世紀學科體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古典學——兼論出土文獻在古典學復興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04:20

  本文關鍵詞:20世紀學科體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古典學——兼論出土文獻在古典學復興中的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古典學 出土文獻 全球化 國際化


【摘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引入日本和中國的西方學科分類體系,把古典學當作純客觀的研究對象,通過文、史、哲三個門類分別加以研究。100年之后,文、史、哲各自為政,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彼此間溝通、協(xié)作越來越少,這種現(xiàn)象使得古典學研究日漸瑣碎化,作為有機整體的古典學已經陷入危機,趨于死亡。然而,近年來,中國出土文獻在漢字文化圈大量涌現(xiàn),由于材料的特殊性,要求文、史、哲不同門類、不同專業(yè)的學者乃至世界各國學者通力合作才能展開研究,因此,這項研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漢學界也最受關注。以出土文獻的大量出現(xiàn)為契機,古典學開始走出危機,走向新生,文、史、哲重新整合為一體,中國古典學研究也更為國際化。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中國古典學 出土文獻 全球化 國際化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1&ZD086)
【分類號】:K207.8
【正文快照】: 古典學,是一個世界通用的概念,一般指今人對近代化以前的、傳統(tǒng)的知識體系和為學方式所作的研究。換言之,是以近代學科分類體系及“科學”的研究方式尚未建立之前的學問為對象的研究不同的國家,古典學所涵蓋的時代也不盡相同,對于較早進入近代社會、較早采用近代學科分類體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曹峰;;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學研究的新路向[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樊洪業(yè);從“格致”到“科學”[J];自然辯證法通訊;1988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微微;;科技管理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楊宇振;;圖像內外:中國古代城市地圖初探[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8年02期

3 陸辛;;比較文學視閾下的文學與自然科學交叉研究方法探析[J];東疆學刊;2009年01期

4 張亞群;廢科舉與學術轉型——論清末科學教育的發(fā)展[J];東南學術;2005年04期

5 毛繼周;我國古代杰出的地圖學家——裴秀[J];中原地理研究;1984年02期

6 馬金華;試論康有為的科學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孫俊;潘玉君;;《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述評[J];地理學報;2012年08期

8 陳悅;孫烈;;“工程”與“工程師”詞源考略[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3年01期

9 張建媛;鄧玲;;漢文視角下的古代黎族文獻[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朱發(fā)建;清末國人科學觀的演化:從“格致”到“科學”的詞義考辨[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杜芝明;宋朝邊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鄭二紅;陳立夫科技思想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曹傳新;大都市區(qū)形成演化機理與調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申仁洪;論教育科學:教育研究科學取向及其在中國的合理性建構[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肖愛玲;西漢城市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寶云;學術與國家:《史地學報》及其群體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7 朱華;近代科學救國思潮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小輝;從士紳到知識分子[D];上海大學;2007年

9 潘晟;宋代地理學的觀念、體系與知識興趣[D];北京大學;2008年

10 孟凱;正名與正道[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圓;地理學視角下的國家與西南邊疆[D];云南大學;2011年

2 邵月娥;現(xiàn)代科學的體制化進程及其對我國科學發(fā)展的啟示[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牛凱麗;中國科學院科技體制變遷與科技文化[D];山西大學;2011年

4 齊硯奎;近代經史嬗變過程中的陳黻宸[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東生;徐光啟:科學、宗教與儒學的奇異融合[D];山東大學;2007年

6 李麗;科學哲學語境下的科學文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7 岳清云;康有為科技思想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寧;宋呂大防《長安圖》及后世復原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謝秀眉;考據時風下的征實地理學家[D];南昌大學;2007年

10 楊娜;中國近代科學社團的歷史演進與社會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孫中原;論中國邏輯史研究中的肯定與否定[J];廣西師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尤海;;略論楚人的祭禮[J];華章;2010年27期

2 蘇安國;;出土文獻在《史記》研究中的文獻學價值[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榮新江;《史記》與《漢書》——吐魯番出土文獻札記之一[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張麗華;;我所認識的“海外漢學”[J];云夢學刊;2008年03期

5 馬玉紅;論出土文獻對傳世文獻的補充與糾謬——試析出土文獻的價值[J];文史博覽;2005年06期

6 邵磊;蔣曉春;;淺談出土文獻對《漢書·藝文志》的補證[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王岳川;發(fā)現(xiàn)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張濤,董焱;20世紀后半期儒家經典研究述略——以六經作者、成書年代和性質為中心[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9 于治中;;全球化之下的中國研究[J];讀書;2007年03期

10 李秋麗;"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J];周易研究;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孫漪娜;出土文獻保護與研究引學者關注[N];中國文物報;2009年

2 玉海;中國出土文獻的憂與樂[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3 本報記者 許智博;出土文獻 還原失落的歷史[N];西部時報;2004年

4 演講人 李學勤;近年出土文獻與中國文明的早期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9年

5 閔欣;新出土吐魯番公私文書:發(fā)現(xiàn)史籍中未載的史實[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6 王中江;“六經”早成[N];光明日報;2010年

7 陳尚君;二十四史啟動修訂的一些建議[N];文匯報;2006年

8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郭偉民;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第九次年會紀要[N];中國文物報;2005年

9 “《年度國學2009》年度報告”編寫組 執(zhí)筆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向燕南 張國榮;面對歷史的學術自覺[N];光明日報;2010年

10 許宏;為什么早期中國的紀年不確切[N];團結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陳家寧;《史記》殷、周、秦《本紀》新證圖堒[D];廈門大學;2008年

2 王化平;簡帛文獻中的孔子言論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馬楠;周秦兩漢書經考[D];清華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丁曉珉;《史記·楚世家》新證[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化濤;清代《孔子家語》研究考述[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3 范景斌;略論司馬貞《史記索隱》對《史記》的駁正[D];鄭州大學;2007年

4 戎輝兵;《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校讀札記[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018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1018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c40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