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生命崇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7 19:20
本文關鍵詞:泰山生命崇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泰山崇拜 生命意識 誕生意識 長壽意識 再生意識
【摘要】:泰山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便在華夏文化中一枝獨秀,甚至有的學者將泰山看作是中華歷史和文明的局部縮影。泰山信仰文化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泰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東岳大帝、碧霞元君、泰山石敢當?shù)纫劳杏谔┥街系纳耢`神力非凡,長久以來,其信眾之多,流傳范圍之廣為人們所矚目。泰山信仰是一個信仰的結合體,并不僅僅是對某個或某幾個神靈的信仰,既包括對天地、山川、日月等自然神的較原始的信仰,也包括對以上提及的東岳大帝、碧霞元君、泰山石敢當?shù)热松竦男叛?還包括許多其他的信仰內(nèi)容,比如對生殖的崇拜、對鬼神的崇拜等等。因此,要研究泰山信仰要將這所有的信仰內(nèi)容規(guī)整在一起進行研究,通過梳理泰山信仰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演變的規(guī)律和特點,可以更好的理解泰山信仰文化,重塑泰山信仰文化在現(xiàn)代和諧社會下所體現(xiàn)出的特殊意義。 論文在將泰山崇拜的多重信仰內(nèi)容進行綜合的考察之后,發(fā)現(xiàn)有一條主線始終貫穿在泰山崇拜發(fā)展和演變的各個歷史階段。這條主線就是泰山崇拜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生命意識,包括對新生命的渴望,對生命長壽的渴望以及對生命再生的渴望。論文將泰山崇拜中的生命意識作為研究的的突破口,將泰山崇拜中的生命意識歸納為生命誕生意識、生命長壽意識、生命再生意識三個方面。泰山主萬物生發(fā),在人們的崇拜觀念中,一個新的朝代的誕生與新的生命的誕生都與泰山發(fā)生聯(lián)系。泰山崇拜中的生命誕生意識也從這兩方面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泰山主宰人們壽命的長短,于是,泰山封禪就有了求仙和求長壽的意味。同時,護佑生命,保護人們生命的健康與長壽也是泰山崇拜的重要內(nèi)容。在靈魂不滅的思維方式下,靈魂不滅是生命再生的基礎,泰山是人死后靈魂的歸屬地,泰山神是靈魂的主宰者。這種魂歸泰山的觀念體現(xiàn)了泰山崇拜中的生命再生意識,與泰山崇拜相關的太陽崇拜也是生命再生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 隨著當今文明的發(fā)展,泰山崇拜逐漸失去了以往應有的色彩,人們漸漸不再去特別的關注這種信仰,去信仰這種信仰,甚至有人認為這是過時的、不合時宜的文化,應該被當做糟粕剔除掉。但是,作為一個民俗的愛好者,我要說的是,這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它流傳了幾千年的時間,飽經(jīng)歷史滄桑的洗滌依然綻放著奪目的光彩,其中蘊含的無比智慧與財富更是難以道盡。因此,研究、保護我們的文化和遺產(chǎn),使它們更好的為現(xiàn)代社會服務,為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服務,并且將它們發(fā)揚光大,使它們更好的傳承下去是刻不容緩的,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關鍵詞】:泰山崇拜 生命意識 誕生意識 長壽意識 再生意識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892.4
【目錄】: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17
- 一、選題緣由11-13
- 二、選題研究現(xiàn)狀13-15
- 三、文章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內(nèi)容15-17
- (一) 研究方法15
- (二) 研究內(nèi)容15-17
- 第二章 泰山崇拜中的生命誕生意識17-24
- 一、泰山求子、護生習俗中的生命誕生意識18-21
- (一) 泰山“押子”18-19
- (二) “拴娃娃”求子19-20
- (三) 護生習俗中的生命誕生意識20-21
- 二、朝代的誕生21-24
- (一) 新王朝的誕生與封禪大禮21-22
- (二) 舉行封禪大禮的原因22-24
- 第三章 泰山崇拜中的生命長壽意識24-37
- 一、生命長壽意識的源起24-28
- (一) 對死亡的恐懼25-26
- (二) 對長生和長壽的向往26-28
- 二、泰山封禪中的生命長壽意識28-31
- (一) 泰山與昆侖28
- (二) 秦皇漢武的封禪與求仙28-31
- (三) 泰山主宰壽命長短31
- 三、護佑生命與渴求長壽31-37
- (一) 鎮(zhèn)宅辟邪32-34
- (二) 治病救人34-37
- 第四章 泰山崇拜中的生命再生意識37-46
- 一、生命再生意識的幾種表現(xiàn)形式37-40
- (一) 靈魂不滅37-39
- (二) 死而化生39-40
- 二、泰山崇拜中生命再生意識的表現(xiàn)40-46
- (一) 魂歸泰山40-42
- (二) 死而復生42-46
-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51
- 致謝51-53
- 附錄: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巴黎;北京東岳廟七十六司概述[J];中國道教;2000年02期
2 范恩君;泰山神信仰探微[J];中國道教;2004年01期
3 劉錫誠;石敢當:靈石崇拜的遺俗[J];東岳論叢;1993年04期
4 劉影;泰山府君與閻羅王更替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5 陶陽;泰山與泰山神yG故事[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6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考古學報;1972年01期
7 陶陽;新采集的泰山神故事啟示錄[J];民間文化;1999年01期
8 呂繼祥;試論泰山崇拜[J];民俗研究;1997年03期
9 周郢;泰山神信仰在日本[J];民俗研究;1999年04期
10 葉濤;;泰山石敢當源流考[J];民俗研究;2006年04期
,本文編號:9896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98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