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后漢書》民族列傳與漢代邊疆民族歷史的文本書寫
本文關鍵詞:《漢書》、《后漢書》民族列傳與漢代邊疆民族歷史的文本書寫
更多相關文章: 歷史文獻 文本書寫 邊疆民族 國家發(fā)展史
【摘要】:本文以《漢書》、《后漢書》記述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列傳為基礎,以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對邊疆民族的治理、邊疆民族自身的分化與融合過程等視角,分析《漢書》、《后漢書》關于邊疆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記載的變化,證明中國邊疆民族也積極參加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締造和建設,對其歷史進行充分的記述可以豐富統(tǒng)一多民族中國國家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此外,漢族歷史學家對中國邊疆民族的文本書寫是統(tǒng)一多民族中國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
【關鍵詞】: 歷史文獻 文本書寫 邊疆民族 國家發(fā)展史
【分類號】:K28
【正文快照】: 《漢書》、《后漢書》屬于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長期以來學術界一致認為其史料價值很高,特別是《漢書》、《后漢書》中關于漢代民族歷史的記載,幾乎是研究中國古代邊疆民族歷史必須參考和引用的文獻,因此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研究的成果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論著:沈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沈仁安;《漢書》、《后漢書》倭人記事考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2 舒仁輝;范曄《后漢書》史論探討[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3 力之;《史記》、《漢書》、《后漢書》注札記[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4 謝曉丹;;從《史記》、《漢書》和《后漢書》探討兩漢時期中印交流[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5 曹德全;《后漢書》、《三國志》中《高句麗傳》的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0年04期
6 李珍;;范曄的民族思想略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鐘書林;;《后漢書》研究史概述[J];唐都學刊;2009年02期
8 汪波;《后漢書》與羌族史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獻初;;顏師古《漢書注》音義研究綜論[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06期
2 張芳;;《魏書·高句麗傳》疆域與人口史料辨析[J];北方文物;2014年01期
3 孫久龍;安茹靜;;簡析古代日本對兩漢王朝的朝貢[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力之;《史記》引文札記與后世引文問題說略——兼說“劉向明不歌而頌”為以引者所引為引者語[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黃研;;《漢書》官制詞語的意義類別[J];青春歲月;2011年10期
6 劉子敏;高句麗疆域沿革考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04期
7 周明;;釋“倭”[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06期
8 鄭春穎;;《后漢書·高句驪傳》史源學研究[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0年01期
9 王韻;;從《后漢書知意》看劉咸p樀氖費Ч踇J];中華文化論壇;2012年04期
10 何東;;正史中的日本和日本人[J];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凱;大陸移民與日本古代王權[D];南開大學;2010年
2 常倩;商周至魏晉南北朝羌人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鐘書林;《后漢書》文學論稿[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施真珍;《后漢書》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張潤平;元嘉三大家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T3昱昊;《史,
本文編號:7768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77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