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論呂思勉的“四裔”觀——以《中國民族史》為中心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7-07-16 15:27

  本文關鍵詞:論呂思勉的“四裔”觀——以《中國民族史》為中心的考察


  更多相關文章: 四裔 華夏民族 呂思勉 《中國民族史》


【摘要】:"四裔"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少數(shù)民族史書寫的特定術語,亦是呂思勉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在呂著特別是《中國民族史》一書中浸染著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四裔"觀。呂思勉更以純粹的史學精神、翔實而系統(tǒng)地考證了中國"四裔"諸族的源流、演變和相互關系,較為客觀地揭示了古代中國各民族的基本歷史面貌,為中國民族史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信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關鍵詞】四裔 華夏民族 呂思勉 《中國民族史》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代綏遠城將軍與北部邊疆治理研究”(項目編號:14CZS027) 信陽師范學院2014年度博士科研啟動項目及2015年度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5GGJS—08)
【分類號】:K28
【正文快照】: 一、引言嚴耕望在評價中國近代歷史學家時曾說,“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1]。但是,在中國近百年史學與史家的研究中,學術界“對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等人比較重視,對呂思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耕華,李永圻;呂思勉先生簡譜[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孫敏震;呂思勉先生歷史教學思想與實踐述論[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何周;;呂思勉古書通例思想[J];蘭臺世界;2011年19期

4 李波;;呂思勉與清代常州學術[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張旭東;;新舊之間的呂思勉先生[J];讀書;2012年02期

6 文葆;;“呂思勉現(xiàn)象”[J];讀書;1989年10期

7 張耕華;治學 修身 改革社會——略論“呂思勉的文化遺產(chǎn)”[J];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01期

8 卞孝萱;;呂思勉自述治學[J];文史知識;2006年05期

9 嚴耀中;在社會中認識宗教——淺談呂思勉先生的佛教研究[J];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01期

10 虞云國;論呂思勉的新史學[J];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健;重新發(fā)現(xiàn)呂思勉[N];北京日報;2005年

2 張耕華;呂思勉談閱讀史書[N];社會科學報;2000年

3 周遠斌;呂思勉與《經(jīng)子解題》[N];光明日報;2007年

4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耕華;呂思勉治學的創(chuàng)造精神[N];文匯報;2011年

5 陳天林;勤勉為學疏通知遠[N];學習時報;2012年

6 李洪巖;開明通達 史思深厚[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程念祺;“合同而化”的歷史通感[N];東方早報;2013年

8 張耕華;一位被冷落的史學大師[N];光明日報;2005年

9 程念祺;呂思勉先生的通史旨趣與“史界聲光”[N];南方周末;2008年

10 李永圻邋張耕華;呂思勉《中國文化史·中國政治思想史講義》后記[N];中華讀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波;呂思勉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新史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何周;呂思勉的文獻學成就[D];安徽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波;呂思勉與《白話本國史》[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溫曉靜;呂思勉歷史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文博;淺論呂思勉的史學思想[D];山東大學;2010年

4 金頂挑;呂思勉的歷史研究特征及其啟示[D];西北大學;2014年

5 何周;淺論呂思勉史學思想的幾個問題[D];安徽大學;2007年

6 王婷婷;呂思勉通史編纂的成就及其價值[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袁振堂;呂思勉的史學成就及史學思想述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輝娟;二十世紀20-40年代中國歷史學家對中國宗族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魏艷峰;呂思勉高級中學本國史教科書的編纂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10 王莎;論呂思勉《史通評》中的史學史及史學理論問題[D];揚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493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5493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cbb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