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藏地方志序、跋的史料價值——讀幾部清代西藏地方志的序、跋
本文關鍵詞:清代西藏地方志序、跋的史料價值——讀幾部清代西藏地方志的序、跋
【摘要】:中國古代地方志多有序、跋,序跋已成為地方志的一個組成部分。清代西藏地方志與各地古地方志一樣,也多有序、跋,有的還有多序多跋。本文以不同時期的《藏紀概》、《西藏見聞錄》、《西藏志》、《西招圖略》、《拉薩廳志》、《西藏圖考》及《巴塘鹽井鄉(xiāng)土志》這七部方志的序、跋為例,逐一介紹其內(nèi)容,并對重要觀點、評價進行分析評述,在此基礎上,分幾個方面指出了清代西藏地方志序、跋的特點及在清代西藏方志史研究中的資料價值。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
【關鍵詞】: 清代 西藏地方志 方志序、跋 方志研究
【分類號】:K29
【正文快照】: 方志序、跋是方志獨立的組成部分,文字一般不多,但為構成方志的多種文體之一。方志序一般為說明文,也有近記敘文、散文者,一般分三類,一是自序,二是他序,三是代序。如以其位置分,又可分為前序、后序。所謂前序,即置于志前;所謂后序,則位于志之后。方志跋一般亦是一種說明文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鄧銳齡;讀《西藏志》札記[J];中國藏學;2005年02期
2 肖幼林;黃辛建;彭升紅;;我國首批西藏方志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特點[J];中國藏學;2009年04期
3 張羽新;;《西藏志》即蕭騰麟所著《西藏見聞錄》考[J];文獻;1986年01期
4 趙心愚;;《西藏志考》成書時間及著者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5 趙伍;《西藏志》著者辨[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6 趙心愚;;《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西藏地區(qū)清代方志的著錄問題[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振華;;聊齋俚曲與下層社會的道德教化[J];蒲松齡研究;2008年02期
2 汪高鑫;;論“通經(jīng)致用”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孫靜;;悲劇時代與志士情懷——論潘德輿及其詩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章永俊;;龔自珍的西北史地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章永俊;;清中后期京師學人的交游[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趙炎才;中國近代經(jīng)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芻議[J];安徽史學;2003年02期
7 湯奇學,孟化;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思想界的影響[J];安徽史學;2003年03期
8 李國飛;彭秋香;;簡論近代“新民思潮”的邏輯發(fā)展[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王飚;“人”的覺醒對傳統(tǒng)文學原則的挑戰(zhàn)——論龔自珍文學思想的近代意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10 章征科;晚清中央政治權威喪失的原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新編《瞿秋白傳》節(jié)選[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5輯)[C];2011年
2 姜秀玉;;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思想及其對朝鮮的影響[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3 傅學良;;對中國近代思想家解決我國人口過剩問題方案的述評[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4 陳衛(wèi)平;;毛澤東的實踐論與傳統(tǒng)知行觀的近代嬗變[A];毛澤東研究總第3輯2008年第1輯[C];2008年
5 葛志毅;;中國古代史學的精神文化傳統(tǒng)[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6 王中江;;進化主義與中國近代的保守、漸進與激進[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7 沈喜陽;;“心史”如神如有“繩”——讀王辛笛《聽水吟集》[A];看一支蘆葦——辛笛詩歌研究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統(tǒng)形象的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2 佟大群;清代文獻辨?zhèn)螌W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成;晚清詩學的演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勇軍;嚴復的制度與國民性互動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成慶;晚清的歷史意識與烏托邦意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晴;從“教化”到“培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包青松;策妄阿喇布坦統(tǒng)治時期的準噶爾汗國史研究(1689-1727)[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8 劉海靜;20世紀前半期的清學史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9 呂紅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體觀的生成與發(fā)展[D];浙江大學;2010年
10 盧敦基;李慈銘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艷;乾嘉詩人舒位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許志威;王,
本文編號:11277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12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