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章學誠的方志思想在后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14:04
本文關鍵詞:論章學誠的方志思想在后世的影響
【摘要】: 章學誠是我國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方志學家。雖一生坎坷,過著饑苦謀食、筆墨為生的生活,卻能在史學、方志學、校讎學等方面有著極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方志學方面,他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主纂和參與編纂了《湖北通志》、《和州志》、《永清縣志》、《亳州志》、《天門縣志》、《常德縣志》、《荊州府志》、《順天府志》、《麻城縣志》、《石首縣志》、《廣濟縣志》等11部地方志,在修志實踐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方志學理論,創(chuàng)立了三書體,被后世公認為我國方志學的奠基人、“方志之圣”。 章學誠方志理論的核心是“志屬信史”,“方志分立三書”,“凡欲經紀一方之文獻,必立三家之學,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遺意也。仿紀傳正史之體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體而作掌故,仿文選、文苑之體而作文征。三書相輔而行,闕一不可,合而為一,尤不可也”。在考據學一統(tǒng)學界的乾嘉時代,修志中的地理派占據絕對優(yōu)勢,章學誠的方志思想因不囿于時風,是很難被當時占主流的學風所接受的,以至于曲高和寡,知音難覓。但是,曲高和寡并不意味著無人來和,知音難覓也并不意味著沒有知音,實際上,當時采用章氏主張編修方志的也不乏其人,如張維祺、周h、蛙E戀熱耍⒉幌裼行┭д咚擔,章氏的方旨m礪
本文編號:10314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03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