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東都洛陽城坊考補
本文關(guān)鍵詞:隋東都洛陽城坊考補
【摘要】:本文旨在以所能見知的隋代墓志銘為基本素材,如《隋代墓志銘匯考》與新近出土的隋代墓志銘,并結(jié)合傳世文獻與今人成果,對隋代東都洛陽城坊里名稱進行稽考訂補,最終得以印證一百零三坊中的三十六坊和一百零三坊外的一坊,計轄于河南縣的十九坊、轄于洛陽縣的十八坊、與文獻記載不能相合及屬縣未詳?shù)钠叻?另外附帶梳理出屬于漢魏洛陽故城的十五坊,冀使隋代東都洛陽城坊的考訂和研究得以趨近系統(tǒng)而有以推進。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西安碑林博物館;
【關(guān)鍵詞】: 隋代墓志 東都洛陽 城坊 考補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隋代墓志銘與隋代歷史文化”(項目號:09BZS008)
【分類號】:K29
【正文快照】: 關(guān)于隋唐兩京城坊的研究近來已取得豐碩成果,其中專門論及隋代兩京城坊的研究唯辛德勇《隋大興城坊考稿》有詳盡考察,而對于隋代東都洛陽城坊的系統(tǒng)梳理尚付闕如。故本文旨在以所能見知的隋代墓志銘為基本素材,如《隋代墓志銘匯考》與新近出土的隋代墓志銘①,并結(jié)合傳世文獻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曉薇;王其yN;;新見隋代《尚衣奉御尹彥卿墓志》研讀——兼說“小陵原”與“少陵原”的名稱沿革[J];考古與文物;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高鑫;;論“通經(jīng)致用”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孔祥軍;;曹操政治戰(zhàn)略核心研究——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李德新;;唐代火災及防治措施[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方勝;羅芳芳;;“九華四俊”考[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雷靜;;歷史時期新疆地區(qū)農(nóng)業(yè)災害發(fā)展述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8期
6 高楠;宋燕鵬;;墓田上訴:一項南宋民間訴訟類型的考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王成勝;;漢靈帝私斂考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田志光;;宋朝士大夫“以法治國”觀論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沈世培;;《資治通鑒》唐建中元年兩稅法材料辨誤[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付先召;;唐朝后期潁州隸屬變動及其對政局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凱;;御正與納言——兼論中書門下體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胡曉明;;西晉后期嗣君之爭考論[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樹聲;;隋唐長安城規(guī)劃手法探析[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輯(首屆中國建筑史學全國青年學者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評選獲獎?wù)撐募C];2009年
4 霍宏偉;;隋唐洛陽東城形制布局的演變[A];文化傳承與歷史記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鄔國義;;關(guān)于墨海書館一首詩的詮釋[A];近代中國(第十六輯)[C];2006年
6 趙立新;;梁代的聚書風尚——以梁元帝為中心的考察[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藍嶺;姚樂音;;盤王碧渡海漂失傳說辨析[A];畬族文化研究(上冊)[C];2003年
8 馮培紅;;論晚唐五代的沙州(歸義軍)與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以“河西”觀念為中心的考察[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9 周左鋒;;唐代藥肆新探[A];唐史論叢(第十六輯)[C];2013年
10 王慶昱;;新出《梁贈太傅馮翊雷公墓志銘并序》考釋[A];唐史論叢(第十六輯)[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武波;元代法律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樂;宋代書籍編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常昭;六朝瑯邪顏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鄖在廷;西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賈文麗;漢代河西軍事地理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李桂峰;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理論品質(zhì)與現(xiàn)代轉(zhuǎn)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方浩然;韓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劉昌頂;以人為本的哲學視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8 朱亞蘭;王安石詠史詩與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徐彥峰;“權(quán)力的合理架構(gòu)”: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君臣關(guān)系[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驥;上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定篇”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崗;袁明;李舉綱;靳拉田;胡春勃;韓民興;宋建華;李宏濤;張明惠;宋俊榮;;西安南郊隋蘇統(tǒng)師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10年03期
2 周偉洲,賈麥明,穆小軍;新出土的四方北朝韋氏墓志考釋[J];文博;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卜祥偉;;隋唐時期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河洛地區(qū)之原因[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李學乾;元德秀與魯山琴臺[J];中州今古;2002年03期
3 王素;新發(fā)現(xiàn)麴伯雅佚詩的撰寫時地及其意義——《高昌史稿·統(tǒng)治編》續(xù)論之二[J];西域研究;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得京;;洛陽古代航運述略[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三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1995年
2 周得京;;古都洛陽航運述略[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樹;天長地名的由來[N];中國檔案報;2008年
2 ;運河大歷史[N];杭州日報;2005年
3 王榮祖 王愛國 王寧;晉祠石經(jīng)幢得救記[N];山西日報;2004年
本文編號:10136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01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