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后初期中國留日學生的國家認同
本文關(guān)鍵詞:戰(zhàn)后初期中國留日學生的國家認同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戰(zhàn)后初期 中國留日學生 國家認同
【摘要】:戰(zhàn)后初期,千余名中國留學生滯留日本求學深造。民國政府對留日學生政治上不信任、生活上不救濟,致使學生淪為"勝利的棄兒",對留日學生而言,現(xiàn)實中的距離感與抗戰(zhàn)勝利帶來對民國政府的親近感同在。隨著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解放事業(yè)的推進,自二二八事件起留日學生開始批判民國政府。新中國成立,絕大多數(shù)留日學生轉(zhuǎn)向支持中國共產(chǎn)黨、新中國。
【作者單位】: 中央編譯局文獻部;北京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戰(zhàn)后初期 中國留日學生 國家認同
【分類號】:G648.9;K266
【正文快照】: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占領(lǐng)軍進駐日本,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日本與臺灣當局“建交”。在此期間,中國大陸實現(xiàn)政權(quán)更替,蔣介石退避臺灣?箲(zhàn)期間沒有回國而滯留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不得不置身于錯綜復雜的歷史劇變中。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民國政府、GHQ(駐日盟軍總司令Supre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源;;清末陜西留日學生考略[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周立英;;1904年云南留日學生淺析[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潘云成;;論晚清留日學生對我國近代社會變革的影響[J];凱里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謝忠強;;1905年中國留日學生風潮述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國留日學生政策述論[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徐志民;;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國留日學生政策初探[J];史學月刊;2010年03期
7 鞠玉華;岳程楠;;留日學生與清末四川教育變革[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陸軍;;清末安徽留日學生述論[J];昆明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李芳;;嚴修《東游日記》中的黔籍留日學生[J];貴州文史叢刊;2013年03期
10 丁煥章;;試論留日學生運動[J];歷史教學;1982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國留日學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8年卷)[C];2009年
2 徐志民;;日本的中國留日學生政策(1937~1945)[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12年卷)[C];2013年
3 何揚鳴;;浙江早期留日學生述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橫田素子;;蒙古留日學生會及其《祖國》雜志[A];蒙古史研究(第十輯)[C];2010年
5 徐志民;;抗戰(zhàn)時期日本對偽蒙疆政權(quán)留日學生政策[A];中華民族的抗爭與復興——第一、二屆海峽兩岸抗日戰(zhàn)爭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7年
6 木基元;;清末留日學生創(chuàng)辦的《云南》雜志及其革命影響[A];百年軍校 將帥搖籃[C];2009年
7 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學生運動[A];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C];1981年
8 杜鵑;;云南留日學生與辛亥革命[A];云南省社科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9 徐志民;;近代日本政府對中國留日學生政策述評(1896~1931)[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10 鄭匡民;;清末留日學生民族意識的覺醒——以明治日本的影響為例[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輯)[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日本杏林大學副教授 劉迪;第三代留日學生該學什么[N];東方早報;2009年
2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所所長 全國政協(xié)委員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日關(guān)系史學會副會長 王曉秋;清末為何出現(xiàn)留日熱潮[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顏軍;留日學生同鄉(xiāng)會與清末變革[N];光明日報;2009年
4 演講人 王曉秋;辛亥革命與留日學生[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5 陳敏;回眸近代留日潮[N];團結(jié)報;2011年
6 陳靜波;一本應該記住的雜志——《云南》[N];中國檔案報;2005年
7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楊彩丹;山西大學堂留日學生與辛亥革命[N];光明日報;2011年
8 秦時月 (嘉興);從140名中國留日學生被開除說起[N];嘉興日報;2011年
9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lián)誼會留日同學會會長 黃榮輝;做民間友好使者[N];人民日報;2007年
10 張小銳;孫中山在東京的一則演說會公告[N];中國檔案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呂順長;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李躍乾;日據(jù)時期臺灣留日學生與戰(zhàn)后臺灣政治[D];廈門大學;2007年
3 劉學兵;王希天生平與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潘喜顏;清末歷史譯著研究(1901-1911)[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波;清末民初江蘇留日學生與江蘇近代化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2 張瑞;清末湖北留日學生與地方文教事業(yè)[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3 任欣欣;1918年中華民國留日學生救國團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孫燕;留日學生與清末立憲運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徐志民;清末山東留日學生與近代山東的政治變革[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6 趙純清;1918年留日學生歸國運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7 朱艷;留日學生與四川近代美術(shù)教育[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玖玖;民國時期山東留日學生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9 姚媛;民國時期浙籍留日學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10 潘俊杰;早期留日學生對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運動的影響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997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79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