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將手植萬樹桂”:康有為桂林講學、維新活動及其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7-09-02 17:04
本文關鍵詞:“誓將手植萬樹桂”:康有為桂林講學、維新活動及其評價
更多相關文章: 康有為 桂林講學 維新變法 《桂學答問》 廣西地域形象
【摘要】:中日甲午戰(zhàn)爭至戊戌變法推行之前,康有為曾兩次到桂林講學及從事有關維新活動。這是近代廣西歷史的大事。這一歷史事件原來并不彰顯,后來有賴于事件的親歷者龔壽昌和親聞者廖中翼兩位先賢的回憶,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錄。學界的諸位研究先進在此基礎上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成果,深化了對相關問題的認識。本文試圖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檢視和發(fā)掘相關史實,并盡可能作出恰當?shù)脑u價?涤袨榈谝淮蔚焦鹆种v學是在1894年末到1895年初,這時他主要的活動包括三個方面:收徒講學,官紳宴會,游山玩水。這是他第一次將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以有組織的講學形式向廣東以外的地區(qū)傳播。其中有兩個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桂林名門子弟龍澤厚的中介及康有為叔祖康國器在廣西的影響。1897年康有為第二次來桂林的時候,中國社會普遍已經醞釀了改革圖強的氛圍,廣西也不例外。廣西的維新事業(yè)因康有為的再次到來而快速啟動。總的變革措施集中在成立圣學會、開辦廣仁學堂、出版《廣仁報》三個方面。以講學形式宣傳維新思想貫穿康有為整個活動的始終?涤袨檫@次在桂林的維新活動能夠順利展開,主要有三個原因:甲午戰(zhàn)后的改革氛圍:康有為本身政治地位的提升;廣西士紳的大力支持。在相關史實方面,尚有不少內容是以往研究所沒有關注到的,本文盡力作了發(fā)掘。其中包括:當時與康有為交往的一些在桂官紳; “保守派”的態(tài)度及選擇;勸唐景崧回鄉(xiāng)辦團練與庚子勤王的關系:桂籍學生群體事跡;《桂學答問》分析;康有為桂林講學思想內容分析;變法維新的初步措施如何“合群力”等。其中多有一些發(fā)覆之論。本文一以貫之的主線,始終集中在這樣一個方面:康有為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調動種種的政治、社會、思想資源來推動社會的變革。在理論、實踐及方法的層面,康有為的選擇都受到整個時代環(huán)境的制約,但他卻以一介書生,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偉大畫面,其勇于擔當?shù)木?深深感染了廣西的士子學人。而本文的最終落腳點,是要通過歷史來說明,近代廣西對于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現(xiàn)代中國”的形成是有重要貢獻的,糾正了往昔論著以康有為來桂講學具有“開風氣”的作用而反證廣西“落后”的不恰當看法,從而為廣西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構提供一種可能的思考路徑。
【關鍵詞】:康有為 桂林講學 維新變法 《桂學答問》 廣西地域形象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256.5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緒論8-17
- 一、選題緣由8-10
- 二、學術史回顧10-13
- 三、評價省思、史實拓展與新方法嘗試13-17
- 第一章 康有為第一次桂林講學概況17-35
- 一、來桂原因17-23
- 二、在桂交往23-28
- 三、講學內容及受業(yè)弟子28-30
- 四、“搜巖剔壑”、游山覽水30
- 五、小結30-35
- 第二章 康有為第二次桂林講學概況35-72
- 一、“重游廣西”35-36
- 二、桂林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36-44
- 三、講學情況及變法維新思想內容44-53
- 四、“合群力”的組織形式:建學會、開學堂、創(chuàng)報刊53-68
- 五、會黨起義與勸唐景崧辦團練68-69
- 六、“暇則游山”及著書簡況69-70
- 七、小結70-72
- 第三章 康有為桂籍門人弟子群體初探72-91
- 一、相關名單的確定72-75
- 二、桂籍門人弟子群體事略75-86
- 三、桂籍門人弟子群體簡析86-91
- 第四章 《桂學答問》指點讀書門徑91-96
- 一、“學者學孔子而已”:“通大孔律例,斷群書案情”91-93
- 二、從專精到博覽:“做明道的學問”93-96
- 第五章 康有為桂林活動影響的討論與廣西地域形象建構96-106
- 一、講學、維新活動影響的討論96-99
- 二、一個審視戊戌變法進程的“地方視角”99-100
- 三、“開風氣”與對廣西“落后”地域形象的渲染100-106
- 結語106-109
- 主要參考文獻109-116
- 后記116-12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耿實柯;;科苑學人 歷史學副研究員:汪叔子[J];江西社會科學;1993年10期
2 鄒育周;;萬木草堂 維新課堂的重生[J];新經濟;2012年04期
3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羅勁松;舉子們的“第一美舉”[N];廣西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建林;“誓將手植萬樹桂”:康有為桂林講學、維新活動及其評價[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7797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77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