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趨勢——圍繞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的討論
本文關鍵詞:近二十年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趨勢——圍繞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的討論
【摘要】:本文并非對近20年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發(fā)展的全面回顧,而是把這一時期的思想史研究看作一個思想史事件,嘗試把它放回歷史語境中,從下述兩方面來把握此時期中思想史研究的變化軌跡:問題意識的選取與1990年后的時代背景有何關系,研究方法轉變蘊含著怎樣的學術范式轉型?通過對相關研究成果的梳理,作者認為,自20世紀90年代后,對后啟蒙時代的反思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思想史研究的問題視野,其主要體現(xiàn)在對啟蒙的重新評價、重新審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關系、近代知識分子的形成及其作用、思考近代社會轉型等四個方面。而話語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有了根本性轉變,出現(xiàn)了觀念史、知識社會史、"眼光向下的思想史"等新視角,這使得思想史研究終于突破了傳統(tǒng)以大思想家為中心的學案寫作,有了更廣闊的研究視域。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思想史 后啟蒙時代 話語分析
【分類號】:K25
【正文快照】: 近20年來,隨著學界有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研究環(huán)境以及西方學術思想的大量引入,在思想史研究方面不管從認識深度還是研究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發(fā)展。尤其是近代思想史,其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最緊密,成為許多研究者思考當下中國社會問題的靈感源泉,故成果最為豐富。關于這一時期思想史研究的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左玉河;;30年來的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安徽史學;2009年01期
2 李里峰;;概念史研究在中國:回顧與展望[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3 耿云志;關于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對象與方法的思考[J];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4 鄭大華,賈小葉;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學與研究;2005年01期
5 王毅;;新世紀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學與研究;2010年03期
6 黃興濤;;“話語”分析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歷史研究;2007年02期
7 黃興濤;陳鵬;;近代中國“黃色”詞義變異考析[J];歷史研究;2010年06期
8 黃興濤;;清代滿人的“中國認同”[J];清史研究;2011年01期
9 羅志田;;近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兩點反思[J];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02期
10 歐陽哲生;;作為學科的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上)[J];社會科學論壇;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超;危機與認同:中國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本國史教科書為中心[J];安徽史學;2005年04期
2 左玉河;;30年來的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安徽史學;2009年01期
3 杜靜施;;淺談吳敏樹的詩文創(chuàng)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2期
4 姜朋;;從與機關法人的關系視角看事業(yè)單位改革[J];北方法學;2011年05期
5 趙長福;亓佩成;郝玉梅;;從“蔑夷”到“師夷長技以制夷”[J];保山師專學報;2009年03期
6 曹敏;;梁啟超政治倫理思想的基本特色:功利主義[J];昌吉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楊樹嫻;王建濤;;“五四”運動與民族主義的覺醒[J];重慶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8 才鳳偉;劉彤;;概念史:語言和社會現(xiàn)實的互動實踐[J];長沙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9 易燕明;;19世紀末湖南維新思潮中近代民族國家觀念的確立[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汪志國;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研究綜述[J];池州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景平;;士與二十世紀的實踐性儒學——試論劉爾p樀乃枷、蕦及其意义[A];《國學論衡》(第四輯)[C];2007年
2 鄭大華;王毅;;新世紀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鄭大華;王毅;;新世紀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張海鵬;;晚清政治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檢討:問題與前瞻[C];2014年
5 崔志海;;近五年的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檢討:問題與前瞻[C];2014年
6 鄭大華;高娟;;《改造》與“五四”社會主義之傳入[A];中國近代史上的社會主義[C];2009年
7 鄒小站;;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趨向[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輯)[C];2013年
8 沈強;;機遇與挑戰(zhàn)——紅色文化傳播與中國紀念館的發(fā)展[A];“紅色文化論壇”論文集——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紀念館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年會[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徐晨;盛宣懷近代化思想與官督商辦模式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4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李艷玲;民國時期中國職業(yè)指導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瑛;李鴻章與晚清條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勇軍;嚴復的制度與國民性互動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崔明石;話語與敘事:文化視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學;2011年
9 劉暉;從“民族救亡”到“民族復興”—我國近現(xiàn)代體育發(fā)展的歷史動因[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10 陸胤;近代學術的體制內進路[D];北京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蘆迪;王韜改革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曼;清末《東方雜志》民族主義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傳濤;近現(xiàn)代中國仁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韓毅勇;蔡尚思學術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長江;甲午戰(zhàn)后至戊戌維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園林;財權·政權·憲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張曉納;姚永樸文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寅軍;論章太炎《,
本文編號:7630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76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