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口堵口復堤問題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
發(fā)布時間:2017-08-05 10:27
本文關鍵詞:花園口堵口復堤問題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
【摘要】:1938年,為阻日軍前進,國民政府在鄭縣將花園口決堤。花園口決口后,黃河泛濫,形成了覆蓋豫皖蘇三省的黃泛區(qū),數(shù)百萬民眾受難。此后,將花園口堵口,讓黃河回復故道一直是各方面政治力量以及國內(nèi)外民主人士關心的主要建設問題之一,由此出現(xiàn)了相關的技術討論和水工實驗?箲(zhàn)勝利后,黃河歸故問題逐漸被提上戰(zhàn)后重建日程。黃河回復故道,涉及到兩方面的工程,一是花園口的堵口工程,一是下游故道的復堤工程。而此時的下游故道大部分已建有村莊,其中有三分之二位于中共控制的冀魯豫邊區(qū)。于是花園口堵口復堤工程的實施,就需要國共兩黨的密切合作。雖然這一工程牽涉到國共兩黨切身的政治、軍事利益,但在民眾利益的要求下、國內(nèi)外輿論的推動下、聯(lián)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的介入下,兩黨開始合作,花園口工程于1946年3月正式動工。為了使工程順利完成,并盡量的爭取有利于自身的施工條件,圍繞工程的實施,國共兩黨包括聯(lián)總在內(nèi)召開過多次會議并形成了七個主要協(xié)議,但基本都沒有落實到具體施工中。歷次協(xié)議所規(guī)定的堵口時間多有更改,且每一次更改不僅受到施工環(huán)境和技術條件的影響,還體現(xiàn)著兩黨力量的博弈;按照規(guī)定應由國民政府和聯(lián)總撥發(fā)給中共的工款、工糧和施工器械大多因為政治軍事的原因沒有如數(shù)撥發(fā);聯(lián)總對國共的分別援助也因受到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而有失公允;國共在施工中的合作也受到兩黨當時敵對關系的影響而充滿矛盾,充斥著軍事沖突和宣傳斗爭。除此之外,因工程浩大,抗戰(zhàn)勝利之初人力物力的匱乏、工程師施工意見的沖突、施工單位人事更迭、貪污浪費、土匪的侵擾以及復雜多變的自然條件等困難也交織于其中。最終在各種人為因素和自然困難的拖延下,以花園口為中心的堵口復堤工程于1947年7月全部竣工。 本文以恩格斯的歷史合力論為指導理論,綜合分析了作用于花園口堵口復堤工程中的各種力量及其意志,認為花園口堵口工程能夠在國共瀕臨內(nèi)戰(zhàn)的情況下投入施工,并于內(nèi)戰(zhàn)激烈之時完竣,其開始、進程以及竣工雖然不以國共兩黨以及聯(lián)總等任何單一力量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但卻是這些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作為合力結果,花園口工程的最終竣工也對當時相關民眾的生活以及時局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關鍵詞】:花園口 堵口復堤工程 國共博弈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V882.1;K26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4
- 一、選題意義9-10
- 二、學術史回顧10-11
- 三、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11-13
- 四、創(chuàng)新與難點13-14
- (一) 創(chuàng)新13
- (二) 難點13-14
- 1 花園口堵口復堤問題的提出14-23
- 1.1 堵復前黃泛區(qū)、故道區(qū)以及花園口口門地區(qū)概況14-17
- 1.1.1 堵復前黃泛區(qū)概況14-16
- 1.1.2 堵復前故道概況16-17
- 1.1.3 花園口口門概況17
- 1.2 堵復工程的提出、討論和準備17-20
- 1.2.1 地方政府、社會團體以及民主黨派的呼吁17-18
- 1.2.2 有關堵復工程的討論18-19
- 1.2.3 國民政府對堵復工作的準備19-20
- 1.3 中共對堵復問題提出的反應20-21
- 1.4 聯(lián)合國善后救濟總署與黃河堵復工程21-23
- 2 堵復工程與國共博弈23-55
- 2.1 堵復前的國共關系24-26
- 2.1.1 國民黨方面24-25
- 2.1.2 共產(chǎn)黨方面25-26
- 2.2 堵復時的國共博弈26-55
- 2.2.1 堵口和復堤的時間問題32-37
- 2.2.2 中共工段的工款、工糧等以及故道居民的遷移救濟費問題37-41
- 2.2.3 聯(lián)總救濟問題41-45
- 2.2.4 “國共合作”問題45-55
- 3 花園口堵復過程55-65
- 3.1 施工經(jīng)過55-59
- 3.1.1 花園口堵口工程55-56
- 3.1.2 黃河下游復堤工程56-59
- 3.2 工程進行中的困難59-65
- 3.2.1 工程師之爭59-60
- 3.2.2 堵復局人事變動60-61
- 3.2.3 貪污浪費61-63
- 3.2.4 匪禍63-65
- 4 花園口堵復工程產(chǎn)生的影響65-71
- 4.1 給相關群眾帶來的影響65-68
- 4.1.1 對黃泛區(qū)人民的影響65-66
- 4.1.2 對口門區(qū)人民的影響66-68
- 4.1.3 對故道區(qū)人民的影響68
- 4.2 對時局的影響68-69
- 4.3 工程收效69-71
- 結語71-73
- 附錄73-76
- 參考文獻76-80
- 致謝80-81
- 個人簡歷8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延榮;黃河歸故——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J];北京黨史研究;1998年05期
2 羅來興;1938—1947年間的黃河南泛[J];地理學報;1953年02期
3 郝福基;段君毅在黃河歸故中[J];黨史博覽;2004年11期
4 苗印;黃河花園口“堵復”陰謀大揭秘[J];檔案時空;2003年09期
5 鮑夢隱;;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黃河堵口中的工賑[J];民國檔案;2011年03期
6 王肇槐;周恩來領導花園口堵口工程[J];黨史博采;2001年11期
7 張漢祥;;國共黃河歸故談判[J];春秋;1996年05期
8 谷雪艷;國共兩黨黃河歸故之爭[J];黨史天地;2005年09期
9 龔喜林;中共在黃河歸故中的斗爭[J];黨史文苑;2004年01期
10 周軍 ,汪涇洋 ,潘瑩斌;黃河東流去……——國共兩黨關于黃河花園口堵口復堤的斗爭[J];黨史縱覽;2002年03期
,本文編號:6244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62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