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對教育變革的影響——以民國前中期商人捐辦大學為中心
本文關鍵詞:辛亥革命對教育變革的影響——以民國前中期商人捐辦大學為中心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使中國社會朝著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生深刻變化。教育作為現(xiàn)代化的基礎事業(yè),在辛亥革命精神的影響下,從中華民國成立之初開始走向新的更深層次的改革和發(fā)展,其中一個最突出的方面是大學教育的發(fā)展,使近代中國的教育現(xiàn)代化步入最高的層次。辛亥革命為大學教育的發(fā)展建立了新的平臺,開啟了國立、公立、私立三路并進的新模式,使私立大學領先發(fā)展,在民國時期大學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引領潮流,并從無到有,曾居半壁江山之地位;而商人的捐資辦學亦極一時之盛,在私立大學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并惠及國立大學。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關鍵詞】: 辛亥革命 大學教育 私立大學 近代商人
【分類號】:K257
【正文快照】: 關于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教育現(xiàn)代化的影響,已有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思想變遷、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規(guī)模擴展方面,很少論及具體的辦學途徑、層次,而且對辛亥革命在這方面的內(nèi)在作用缺少實證分析。關于商人與近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系,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問世,側重于商人資助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魏明;論北洋軍閥官僚的私人資本主義經(jīng)濟活動[J];近代史研究;1985年02期
2 梁吉生;張伯苓與南開大學[J];教學與教材研究;1998年05期
3 沈家五;從農(nóng)商部注冊看北洋時期民族資本的發(fā)展[J];歷史檔案;1984年04期
4 宋美云;;北洋時期官僚私人投資與天津近代工業(yè)[J];歷史研究;1989年02期
5 徐鼎新;;近代上海新舊兩代民族資本家深層結構的透視——從二十年代初上海商會改組談起[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8年03期
6 潘越;;近代“煙草大王”簡照南與留學教育[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和輝;;新四軍文化建設的內(nèi)容、特色與主要經(jīng)驗[J];安徽史學;2006年05期
2 夏必琴;王家祥;;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差異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較[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羅華陶;高等教育發(fā)展之我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崔海霞;英美煙公司在近代中國的廣告營銷[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楊濤;;非宗教運動與洹河流域的社會信仰變遷——兼論革命與民間信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6 周良書;;1937年—1945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設[J];北京黨史;2006年04期
7 林杰;知識論傳統(tǒng)與學術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8 劉方儀;中國化新聞教育的濫觴——從20世紀20年代燕大新聞系談起[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9 谷賢林;百年回眸:外來影響與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10 彭紅英;20世紀20年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原因[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洪成;;西方傳教士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孫華;;百年高校招生政策中的效率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吳洪成;;近代中國教會高等教育述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4 管弦;;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高校分布的演變及原因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馬俊亞;;中國近代的資本集中及其經(jīng)濟功能[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6 馬俊亞;;近代江南地區(qū)大資本之間關系辨析[A];近代中國(第八輯)[C];1998年
7 金燕;;圣約翰大學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A];近代中國(第八輯)[C];1998年
8 顧衛(wèi)民;;20世紀初期中國天主教的本地化運動[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9 虞和平;;北伐戰(zhàn)爭之前的民生主義運動及其影響[A];“孫中山北伐與梧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10 趙莉如;;漢譯“心理學”名稱的演變[A];心理學動態(tài)(專集)——中國現(xiàn)代心理學的起源和發(fā)展[C];199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廖紅宇;福建鋼琴音樂發(fā)展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敬然;政府分權下大學自主的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1年
3 黃曉通;近代東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學;2011年
4 管曉霞;我國高校多學科交叉項目組織與管理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房?;國家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徐斯雄;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李瑛;民國時期大學農(nóng)業(yè)推廣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對社會分層流動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10 丁健;民初農(nóng)商部研究(1912-1916)[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路瑩;洋教習與晚清新式學堂的建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嘉楠;職業(yè)共同體視角下的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楊國軍;抗戰(zhàn)后自由主義者的教育主張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修麗娟;高校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巴永貴;中西方大學校訓倫理思想比較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歐陽科亮;大學校園的禮儀性空間構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王娟;民國學術傳播中的《燕京學報》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0年
8 孫彩榮;福建協(xié)和大學教授群體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邵琴芬;論民國時期教會大學的道德教育[D];杭州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合成;上海早期教會學校體育的歷史考察[D];杭州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魏振民;中華匯業(yè)銀行的資本結構及其營業(yè)概況[J];歷史檔案;1981年01期
2 杜恂誠;官僚資本與舊中國社會性質(zhì)[J];社會科學;1982年11期
3 黃逸峰;;舊中國榮家資本的發(fā)展[J];學術月刊;1964年02期
4 黃葦;;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破產(chǎn)問題[J];學術月刊;198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華;;建立百年精品私立大學,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姚傳德;;日本私立大學的招生改革[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04期
3 曹鳳嬌;“五五體制”下日本私立大學發(fā)展的剖析[J];龍巖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石曙光;安佰偉;張杰;;獨立學院與國外私立大學發(fā)展路徑比較研究[J];神州;2013年22期
5 關昕;;中國大學:37年的變遷[J];時代教育(先鋒國家歷史);2008年07期
6 王英斌;;日本大學生日均自習時間不足40分鐘[J];世界文化;2013年05期
7 施扣柱;;近年中國大陸的近代私立學校研究述評[J];史林;2013年04期
8 龍春雨;;何其鞏與中國大學[J];中國西部;2012年33期
9 子恒;;金黃色落葉掩映的黃金學!敶髮W及其音樂學院[J];音樂生活;2007年01期
10 芭芥;;“我想出版這本書勝過想呼吸”[J];書城;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彥才;;近代中國政府對私立大學的資助及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方光偉;;民國私立大學的興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8)——中國民辦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傅R堇,
本文編號:5454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54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