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紀念述論(1912—1949年)
本文關鍵詞:辛亥革命紀念述論(1912—1949年),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辛亥革命紀念是一個延續(xù)近百年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民國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先后建立起辛亥革命紀念制度,興建紀念設施,設置紀念組織,使紀念活動周期性在城市里開展。辛亥革命紀念活動是國家主導實施、城市民眾廣泛參與的政治性活動,主要依托國慶日活動展現(xiàn),北洋政府時期辛亥革命紀念意味被刻意淡化,國民政府時期辛亥革命紀念得到加強,孫中山成為被紀念的主角。辛亥革命紀念不僅僅追憶過去、反思歷史,也被極其自然地服務于政治,成為民國時期不同政治力量表達政治觀點,進行政治交鋒的平臺。
【關鍵詞】:辛亥革命 紀念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258
【目錄】:
- 內(nèi)容提要4-5
- Abstract5-8
- 一、導言8-16
- 1. 研究緣起和選題意義8
- 2. 學術前史8-10
- 3. 詞語的張力10-16
- 二、作為“活動”的辛亥革命紀念16-44
- 1. 北洋政府時期的辛亥革命紀念(1912-1927年)16-28
- (1) 紀念制度的形成16-18
- (2) 程式化的紀念活動及其變化18-27
- (3) 紀念設施的興建27-28
- 2. 國民政府時期的辛亥革命紀念(1927-1949年)28-38
- (1) 紀念制度的沿襲與增改28-31
- (2) 紀念活動的舉行31-34
- (3) 紀念設施、組織和機構的出現(xiàn)34-38
- 3. 紀念活動中的民眾38-41
- 4. 民國年間紀念活動的概觀以及評析41-44
- 三、作為“思想”的辛亥革命紀念44-74
- 1、紀念文體的解讀44-46
- 2. 紀念中的“過去”46-60
- (1) 紀念中的史實46-48
- (2) 辛亥革命的性質(zhì)48-51
- (3) 創(chuàng)造歷史者51-54
- (4) 辛亥革命成敗論54-59
- (5) 評析紀念中的“過去”59-60
- 3、紀念中的“現(xiàn)在”和“將來”60-74
- (1) 知識階層的“牢騷”與“冀望”61-63
- (2) 北洋政府的“鞏固國基”63-64
- (3) 南方政權及革命派的“革命”與“建國”64-66
- (4) 國民政府“建設三民主義國家”66-68
- (5) 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工農(nóng)政權的政治觀68-71
- (6) 汪精衛(wèi)政權的“和平建國”71-74
- 四、結語74-75
- 參考文獻75-78
- 后記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炎培;;我親身經(jīng)歷的辛亥革命事實[J];浦東開發(fā);2011年10期
2 黃克武;;辛亥革命是怎樣成功的?[J];珠江水運;2011年19期
3 王宜田;鄭麗萍;;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與當代啟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J];新長征;2011年10期
4 沈芳;;電視文獻片《辛亥革命》紀念辛亥百年[J];電視研究;2011年10期
5 李瓊會;;紀念辛亥革命的啟示[J];今日浙江;2011年19期
6 ;一部看得見的歷史 “大道之行——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影像展”[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11年05期
7 ;辛亥革命與愛國[J];人物;2011年10期
8 ;紀念辛亥革命 立志中華復興——中華青少年英雄團隊集體為辛亥革命100周年獻辭[J];下一代;2011年10期
9 劉瑛;;李冰冰:《辛亥革命》是我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J];電影;2011年10期
10 顧浩;;中華情——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J];鐘山風雨;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籌中;;安徽省發(fā)行的辛亥革命鈔票[A];錢幣文論特輯[C];1988年
2 周維東;;遺忘的“辛亥”與缺失的“現(xiàn)代”——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說創(chuàng)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代文壇》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張穎;;虛構性歷史敘述的底本邊界問題——從以辛亥革命為題材的文本談起[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說創(chuàng)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代文壇》2011年增刊)[C];2011年
4 ;“辛亥革命與貨幣”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A];湖北錢幣?(總第10期)[C];2011年
5 黃定學;;試論辛亥革命貨幣產(chǎn)生背景發(fā)行及歷史意義[A];湖北錢幣專刊(總第10期)[C];2011年
6 王寧;;辛亥革命九江發(fā)行的軍用貨幣當十銅元壹佰枚錢票[A];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國錢幣》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7 杝耀,
本文編號:4278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42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