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學進士、舉人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3 01:38
本文以文獻分析和數據統(tǒng)計相結合的研究方式,對清末留學進士、舉人這一新式知識分子群體試以探析。重點研究留學進士、舉人產生的制度因素、人數總量、地理分布、海外求學狀況以及出路與事功。 首先,鑒于留學進士、舉人直接產生于清末學部(科舉廢前為學務處)對歸國留學畢業(yè)生實行的科名考試(簡稱部試),故文章先是敘述這一獎勵制度的形成與沿革,以明其來龍去脈,并對歷時七屆的游學畢業(yè)生考試的具體實施細則兼有概述。 其次,文章以《學部官報》、《政治官報》、《內閣官報》等官方報刊中公布的留學畢業(yè)生部試分數單或錄取名單為依據,對學界頗不同一的留學生部試合格人數進行考訂。又因部試合格者往往出于丁憂、病等事項,未能及時赴閣驗看請授出身,故文章對于清末實授留學進士、舉人的總數亦有考釋。而所考證出的留學進士、舉人總數,即是本文確定研究的對象。 第三,論文在對留學進士、舉人籍貫進行統(tǒng)計的基礎上,對其地理分布情況進行了探討。研究發(fā)現,留學進士、舉人的分布,呈現出極大的不平衡性。此種特征反映在全國,則大體呈現出沿海、內地、邊遠地區(qū)三個不同的地理層次;反映在省域內部,則依各自的地形區(qū)位、經濟水平等差異而分布不一。在與舊式科舉進士...
【文章頁數】:1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 選題緣起
(二) 前人研究綜述
(三) 名詞釋義與研究范圍
(四) 研究方法與史料述要
二、留學獎勵科名制度的形成與沿革
(一) 留學獎勵科名制度的由來與成型
(二) 留學獎勵科名考試的實施與演進
三、留學進士、舉人總量考述
(一) 部試及格人數考訂
(二) 實授留學進士、舉人總量考釋
四、留學進士、舉人地理分布
(一) 總體分布狀況
(二) 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試析
(三) 兼與舊式科舉進士地理分布之比較
五、留學進士、舉人出洋留學狀況
(一) 首次出國時間與年代特征
(二) 留學前的舊式功名情況
(三) 留學國家、學校與專業(yè)分布
六、清末留學進士、舉人的出路與事功
(一) 清末廷試與留學進士、舉人入仕分析
(二) 清末留學進士、舉人的事功簡述
結語
參考文獻
附表及相關說明
后記
本文編號:3798820
【文章頁數】:1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 選題緣起
(二) 前人研究綜述
(三) 名詞釋義與研究范圍
(四) 研究方法與史料述要
二、留學獎勵科名制度的形成與沿革
(一) 留學獎勵科名制度的由來與成型
(二) 留學獎勵科名考試的實施與演進
三、留學進士、舉人總量考述
(一) 部試及格人數考訂
(二) 實授留學進士、舉人總量考釋
四、留學進士、舉人地理分布
(一) 總體分布狀況
(二) 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試析
(三) 兼與舊式科舉進士地理分布之比較
五、留學進士、舉人出洋留學狀況
(一) 首次出國時間與年代特征
(二) 留學前的舊式功名情況
(三) 留學國家、學校與專業(yè)分布
六、清末留學進士、舉人的出路與事功
(一) 清末廷試與留學進士、舉人入仕分析
(二) 清末留學進士、舉人的事功簡述
結語
參考文獻
附表及相關說明
后記
本文編號:37988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79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