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社會生態(tài)下的革命與改良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15:08
清末社會生態(tài),即清末所處的國內(nèi)外社會環(huán)境,集中體現(xiàn)為當時中國的社會形勢和社會條件。革命的必要性和改良的不可行都是當時中國社會生態(tài)的必然反映。兩者不同在于改良道路已被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革命的成效如何尚待檢驗。清末中國社會的變革無一條順利前進的坦途,中國人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面臨并艱難地作出了歷史性的抉擇,即在民主革命的實踐中繼續(xù)探索救國之路。
【文章來源】:黑河學院學報. 2020,11(01)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清末革命爆發(fā)的必要性
1. 群眾性的反抗斗爭持續(xù)高漲
2. 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使主張改良的立憲派逐漸倒向革命
3. 清政府的對外政策愈益反動
4. 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矛盾尖銳化
二、清末改良的不可行
1. 由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和平過渡到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政體勢難成行
2. 中國并不具備實行君主立憲政體所需的社會條件
3. 清朝統(tǒng)治者缺乏改良成功所必需的權威和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代中國的革命和改良[J]. 龔書鐸.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6(10)
[2]革命與改良:清末社會變革的艱難抉擇[J]. 周志初.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本文編號:3347994
【文章來源】:黑河學院學報. 2020,11(01)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清末革命爆發(fā)的必要性
1. 群眾性的反抗斗爭持續(xù)高漲
2. 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使主張改良的立憲派逐漸倒向革命
3. 清政府的對外政策愈益反動
4. 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矛盾尖銳化
二、清末改良的不可行
1. 由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和平過渡到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政體勢難成行
2. 中國并不具備實行君主立憲政體所需的社會條件
3. 清朝統(tǒng)治者缺乏改良成功所必需的權威和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代中國的革命和改良[J]. 龔書鐸.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6(10)
[2]革命與改良:清末社會變革的艱難抉擇[J]. 周志初.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本文編號:33479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4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