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和革命交織下的疆臣陳夔龍》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13:11
本文是關于新政和革命交織下的直隸總督陳夔龍的研究,將歷史人物陳夔龍與時局緊密結合,以探究風云變化的宣統(tǒng)時局中身為疆臣的陳夔龍的作為及應對。主要分為四章:第一章是關于陳夔龍奏陳時局及各部反應,通過對宣統(tǒng)二年陳夔龍對時局的奏陳,以及陸軍部、農工商部、度支部和學部對該奏陳的反應的探討,以揭示其中所體現(xiàn)的疆臣和部臣之間的矛盾。第二章是關于中央集權下陳夔龍的考察,陳夔龍在外官制改革中對督撫權力的爭取,編練新軍中對軍權的爭奪,與度支部之間的財政之爭。通過相關探討,以揭示清季中央集權的背景下總督陳夔龍的各種應對。第三章是探討清末立憲中陳夔龍對督撫聯(lián)奏閣會并立的態(tài)度及影響,從聯(lián)奏定稿再析督撫閣會之爭的實質,并揭示陳夔龍的單獨上奏與督撫聯(lián)奏定稿并無本質出入。第四章是關于辛亥鼎革之際陳夔龍對時局的應對,武昌起義后陳夔龍的臨危應對以及對南下援徐的積極爭取,不過卻是狂瀾難挽。清帝遜位后,陳夔龍稱病去職,尚有觀望之舉,后寓居滬上,仍心系清廷。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旨趣
二、先行研究
(一) 關于陳夔龍的研究
(二) 其他相關研究
三、取材與方法
(一) 史料來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難點
第一章 時局阽危:宣統(tǒng)變局及陳夔龍奏陳
第一節(jié) 新政與革命交織的宣統(tǒng)變局
第二節(jié) 危機四伏:陳夔龍的奏陳
(一) 民氣囂張
(二) 士風龐雜
(三) 軍紀淆亂
(四) 財政艱窘
第三節(jié) 疆部抵牾:各部對陳夔龍奏陳的反應
(一) 陸軍部的議復
(二) 農工商部和度支部的議復
(三) 學部的議復
第二章 權力之爭:新政集權下的陳夔龍
第一節(jié) 外官制改革中對權力的爭取
(一) 提議督撫兼銜
(二) 設六司留府裁縣
(三) 應對集權:“內外相維”的話語體系
第二節(jié) 編練新軍中對軍權的爭奪
(一) 爭奪第二、四鎮(zhèn)節(jié)制權
(二) 編練直隸混成協(xié)
(三) 重設直隸督練公所
第三節(jié) 與度支部之間的財政之爭
(一) 變通直隸財政總匯處
(二) 編練混成協(xié)中的餉銀之爭
(三) 對接濟度支部庫的推諉
第三章 異曲同工:陳夔龍與督撫閣會聯(lián)奏
第一節(jié) 督撫聯(lián)奏中的陳夔龍
(一) 對閣會并立的態(tài)度
(二) 對督撫聯(lián)奏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從聯(lián)奏定稿再析督撫閣會之爭
(一) 督撫聯(lián)奏初稿和定稿考釋
(二) 再析陳夔龍與督撫閣會之爭
第四章 狂瀾難挽:辛亥鼎革之際的陳夔龍
第一節(jié) 武昌起義后陳夔龍的應對
(一) 武昌起義后的臨危應對
(二) 直隸及周邊危急后的應對
第二節(jié) 陳夔龍與南下援徐
(一) 南下援徐前對張勛的援助
(二) 力勸趙爾巽南下援徐
(三) 南下援徐的最后努力
第三節(jié) 稱病去職與寓居滬上
(一) 三番五次,稱病開缺
(二) 賞假三月,津沽觀望
(三) 身寓滬江,心系清室
結語
參考文獻
(一) 檔案及官方文書等
(二) 晚清民國報刊等
(三) 時人奏折、日記、筆記與全集等
(四) 今人著作等
(五) 學位與期刊論文等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丙午年外官官制改革討議——側重各督撫視角[J]. 李振武. 社會科學研究. 2016(04)
[2]陳夔龍撫豫期間教育改革述評[J]. 徐明濤. 貴州文史叢刊. 2016(01)
[3]陳夔龍科舉觀考述[J]. 黃真金,林坤. 貴州社會科學. 2015(04)
[4]陳夔龍撫豫期間軍事改革述論[J]. 徐明濤. 貴州文史叢刊. 2015(01)
[5]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督撫群體對“兩層辦法”態(tài)度新考[J]. 彭劍. 近代史學刊. 2014(01)
[6]“內輕外重”抑或“內外皆輕”?——評李細珠《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兼論晚清政治史研究[J]. 孫燕京. 近代史研究. 2014(02)
[7]陳夔龍《花近樓詩存》初論[J]. 李然,李立樸. 貴州文史叢刊. 2013(03)
[8]“灤州兵諫”與“十九信條”出臺[J]. 董叢林.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1)
[9]論辛亥革命中的陳夔龍[J]. 尹傳剛. 貴州文史叢刊. 2011(04)
[10]議修京師貢院與科舉制的終結[J]. 關曉紅. 近代史研究. 2009(04)
碩士論文
[1]陳夔龍疆吏任間施政狀況述論(1901-1911)[D]. 王琳.河北師范大學 2012
[2]陳夔龍年譜[D]. 李房.南昌大學 2012
[3]陳夔龍的經濟思想及其實踐[D]. 王淼.湖南師范大學 2009
[4]論清末立憲中官制改革的兩種主張[D]. 焦麗娜.吉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38379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旨趣
二、先行研究
(一) 關于陳夔龍的研究
(二) 其他相關研究
三、取材與方法
(一) 史料來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難點
第一章 時局阽危:宣統(tǒng)變局及陳夔龍奏陳
第一節(jié) 新政與革命交織的宣統(tǒng)變局
第二節(jié) 危機四伏:陳夔龍的奏陳
(一) 民氣囂張
(二) 士風龐雜
(三) 軍紀淆亂
(四) 財政艱窘
第三節(jié) 疆部抵牾:各部對陳夔龍奏陳的反應
(一) 陸軍部的議復
(二) 農工商部和度支部的議復
(三) 學部的議復
第二章 權力之爭:新政集權下的陳夔龍
第一節(jié) 外官制改革中對權力的爭取
(一) 提議督撫兼銜
(二) 設六司留府裁縣
(三) 應對集權:“內外相維”的話語體系
第二節(jié) 編練新軍中對軍權的爭奪
(一) 爭奪第二、四鎮(zhèn)節(jié)制權
(二) 編練直隸混成協(xié)
(三) 重設直隸督練公所
第三節(jié) 與度支部之間的財政之爭
(一) 變通直隸財政總匯處
(二) 編練混成協(xié)中的餉銀之爭
(三) 對接濟度支部庫的推諉
第三章 異曲同工:陳夔龍與督撫閣會聯(lián)奏
第一節(jié) 督撫聯(lián)奏中的陳夔龍
(一) 對閣會并立的態(tài)度
(二) 對督撫聯(lián)奏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從聯(lián)奏定稿再析督撫閣會之爭
(一) 督撫聯(lián)奏初稿和定稿考釋
(二) 再析陳夔龍與督撫閣會之爭
第四章 狂瀾難挽:辛亥鼎革之際的陳夔龍
第一節(jié) 武昌起義后陳夔龍的應對
(一) 武昌起義后的臨危應對
(二) 直隸及周邊危急后的應對
第二節(jié) 陳夔龍與南下援徐
(一) 南下援徐前對張勛的援助
(二) 力勸趙爾巽南下援徐
(三) 南下援徐的最后努力
第三節(jié) 稱病去職與寓居滬上
(一) 三番五次,稱病開缺
(二) 賞假三月,津沽觀望
(三) 身寓滬江,心系清室
結語
參考文獻
(一) 檔案及官方文書等
(二) 晚清民國報刊等
(三) 時人奏折、日記、筆記與全集等
(四) 今人著作等
(五) 學位與期刊論文等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丙午年外官官制改革討議——側重各督撫視角[J]. 李振武. 社會科學研究. 2016(04)
[2]陳夔龍撫豫期間教育改革述評[J]. 徐明濤. 貴州文史叢刊. 2016(01)
[3]陳夔龍科舉觀考述[J]. 黃真金,林坤. 貴州社會科學. 2015(04)
[4]陳夔龍撫豫期間軍事改革述論[J]. 徐明濤. 貴州文史叢刊. 2015(01)
[5]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督撫群體對“兩層辦法”態(tài)度新考[J]. 彭劍. 近代史學刊. 2014(01)
[6]“內輕外重”抑或“內外皆輕”?——評李細珠《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兼論晚清政治史研究[J]. 孫燕京. 近代史研究. 2014(02)
[7]陳夔龍《花近樓詩存》初論[J]. 李然,李立樸. 貴州文史叢刊. 2013(03)
[8]“灤州兵諫”與“十九信條”出臺[J]. 董叢林.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1)
[9]論辛亥革命中的陳夔龍[J]. 尹傳剛. 貴州文史叢刊. 2011(04)
[10]議修京師貢院與科舉制的終結[J]. 關曉紅. 近代史研究. 2009(04)
碩士論文
[1]陳夔龍疆吏任間施政狀況述論(1901-1911)[D]. 王琳.河北師范大學 2012
[2]陳夔龍年譜[D]. 李房.南昌大學 2012
[3]陳夔龍的經濟思想及其實踐[D]. 王淼.湖南師范大學 2009
[4]論清末立憲中官制改革的兩種主張[D]. 焦麗娜.吉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383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3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