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國內(nèi)重慶大轟炸研究述評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7:05
重慶大轟炸是日本侵華暴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十年來,國內(nèi)學術(shù)界關(guān)于重慶大轟炸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由于受史料、研究視野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學者們在重慶大轟炸的概念、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等問題方面仍存有較大分歧,尚未達成共識。因此,應(yīng)注重加強國際學術(shù)合作,拓寬研究視野,進一步挖掘史料,進而推動重慶大轟炸研究的拓展與深入。
【文章來源】: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2019,(02)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概況
二、重慶大轟炸研究中的主要問題
1. 重慶大轟炸“概念”的探討
2. 重慶大隧道窒息慘案研究
3. 社會記憶與歷史影像中的重慶大轟炸研究
4. 重慶大轟炸的影響研究
5. 重慶人民的反轟炸斗爭研究
6. 重慶大轟炸受害者民間索賠及其法律責任研究
三、思考與展望
第一, 積極加強國際學術(shù)交流合作, 推進中日學界共同研究。
第二, 進一步拓寬研究視野, 注重跨學科理論與方法的運用。
第三, 積極推進社會調(diào)查, 注重現(xiàn)實關(guān)懷。
第四, 加強史料的整理和發(fā)掘, 注重史料的全面性與真實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戰(zhàn)時期侵華日軍“轟炸記憶”的演變與建構(gòu)——以“重慶大轟炸”為中心的考察[J]. 潘洵,高佳.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2]從影像史學視角考察美國電影紀錄片《苦干》[J]. 周勇,劉婧雨.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3]美國歷史紀錄片《苦干》視角下的中國抗戰(zhàn)及其價值[J]. 艾智科. 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2018(02)
[4]重慶大轟炸中外國機構(gòu)受損及應(yīng)對措施初探[J]. 姚旭. 民國檔案. 2017(04)
[5]重慶:《重慶大轟炸檔案文獻》出版紀實[J]. 唐潤明. 中國檔案. 2017(07)
[6]近40年來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慘案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吳光會,潘洵.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17(02)
[7]“跑警報”:抗戰(zhàn)時期中央大學學生生活研究[J]. 倪蛟. 民國研究. 2016(02)
[8]軟實力:中國不可戰(zhàn)勝的秘密——對美國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干》的解析[J]. 周勇. 文化軟實力. 2016(03)
[9]深化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研究的方法論思考[J]. 潘洵.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16(02)
[10]抗戰(zhàn)中朱希祖的日常生活[J]. 翁有為,任潤鑫.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6(03)
本文編號:3265189
【文章來源】: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2019,(02)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概況
二、重慶大轟炸研究中的主要問題
1. 重慶大轟炸“概念”的探討
2. 重慶大隧道窒息慘案研究
3. 社會記憶與歷史影像中的重慶大轟炸研究
4. 重慶大轟炸的影響研究
5. 重慶人民的反轟炸斗爭研究
6. 重慶大轟炸受害者民間索賠及其法律責任研究
三、思考與展望
第一, 積極加強國際學術(shù)交流合作, 推進中日學界共同研究。
第二, 進一步拓寬研究視野, 注重跨學科理論與方法的運用。
第三, 積極推進社會調(diào)查, 注重現(xiàn)實關(guān)懷。
第四, 加強史料的整理和發(fā)掘, 注重史料的全面性與真實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戰(zhàn)時期侵華日軍“轟炸記憶”的演變與建構(gòu)——以“重慶大轟炸”為中心的考察[J]. 潘洵,高佳.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2]從影像史學視角考察美國電影紀錄片《苦干》[J]. 周勇,劉婧雨.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3]美國歷史紀錄片《苦干》視角下的中國抗戰(zhàn)及其價值[J]. 艾智科. 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2018(02)
[4]重慶大轟炸中外國機構(gòu)受損及應(yīng)對措施初探[J]. 姚旭. 民國檔案. 2017(04)
[5]重慶:《重慶大轟炸檔案文獻》出版紀實[J]. 唐潤明. 中國檔案. 2017(07)
[6]近40年來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慘案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吳光會,潘洵.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17(02)
[7]“跑警報”:抗戰(zhàn)時期中央大學學生生活研究[J]. 倪蛟. 民國研究. 2016(02)
[8]軟實力:中國不可戰(zhàn)勝的秘密——對美國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干》的解析[J]. 周勇. 文化軟實力. 2016(03)
[9]深化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研究的方法論思考[J]. 潘洵.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16(02)
[10]抗戰(zhàn)中朱希祖的日常生活[J]. 翁有為,任潤鑫.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6(03)
本文編號:32651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26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