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保定救濟院與地方社會研究(1928—1937)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10:44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不久,全國完成了形式上的統(tǒng)一。國民黨也開始由軍政時期進入到訓政時期,逐漸展開了對國家各項事業(yè)的建設,慈善事業(yè)的建設亦在國家關注之中。由于北京政府時期的軍閥混戰(zhàn)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一些民眾流離失所、生活無著,亟待得到國家及社會的救助。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伊始,即著手在全國各地組建救濟院。1928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正式頒布《各地方救濟院規(guī)則》,要求各地依據(jù)地方實情建立地方救濟院。在此背景下,河北省地方政府整合保定城內(nèi)原有的育嬰堂、全節(jié)堂等慈善機構創(chuàng)建了保定救濟院。保定救濟院成立后便積極開展各項社會救助事宜,對院內(nèi)收容的嬰孩、婦女、乞弱病殘等弱勢群體不僅進行基本生活的救助,而且更關注弱勢群體生存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救助。保定救濟院所實施的一系列社會救助活動對促進地方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保定救濟院在進行社會救助活動之外,還積極參與到地方社會的其他事業(yè)建設之中,諸如地方教育事業(yè)、地方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等。保定救濟院的各項活動對促進地方社會的變遷意義重大?傊,保定救濟院開展的活動是南京國民政府進行地方社會建設的一片縮影,從保定救濟院的歷史變遷中可以管窺到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為建...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12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選題緣起及意義
1.1 選題緣起
1.2 選題意義
2 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學術史回顧
2.2 研究展望
3 研究方法與寫作思路
3.1 研究方法
3.2 寫作思路
4 創(chuàng)新之處與難點之處
4.1 創(chuàng)新之處
4.2 難點
第一章 保定救濟院的創(chuàng)建過程
1.1 晚清及北洋政府時期保定傳統(tǒng)慈善組織概述
1.1.1 慈善組織的創(chuàng)辦背景
1.1.2 慈善組織的出現(xiàn)及活動
1.2 保定救濟院的建立及運行
1.2.1 保定救濟院的建立
1.2.2 保定救濟院的組織運行
第二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政府
2.1 地方政府對保定救濟院的管理
2.1.1 地方政府對救濟院慈善事業(yè)的支持
2.1.2 地方政府對救濟院職員行為的管控
2.2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政府的往來
第三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救濟事業(yè)
3.1 對嬰孩的救濟
3.1.1 養(yǎng)育嬰孩
3.1.2 教育嬰孩
3.2 對婦女的救濟
3.3 對乞弱殘病等其他弱勢群體的救濟
第四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教育及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
4.1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教育
4.1.1 保定救濟院自身開展的教育事業(yè)
4.1.2 保定救濟院對地方教育的支持
4.2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醫(yī)療
4.2.1 救濟院內(nèi)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
4.2.2 保定救濟院與其他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的交往
第五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社會變遷
5.1 從保定救濟院看國家權力的擴張
5.2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社會變遷的互動關系
5.2.1 地方社會變遷對保定救濟院慈善事業(yè)開展的作用
5.2.2 保定救濟院對地方社會變遷的推動
5.3 保定救濟院發(fā)展過程中所反映的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特點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清末民國間保定育嬰堂承領嬰孩的管理與程序[J]. 趙興亮. 保定學院學報. 2016(06)
[2]1923-1932年度松江三善堂經(jīng)費狀況與運營實態(tài)[J]. 黃鴻山,錢楠. 史學月刊. 2016(10)
[3]慈風善脈:明末清代江南地區(qū)的慈善傳承與發(fā)展[J]. 王衛(wèi)平.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4]從儒生、官紳到國家:清代京師育嬰堂的變遷[J]. 王洪兵,張松梅. 東岳論叢. 2016(03)
[5]清代直隸育嬰堂的運作實態(tài)考察[J]. 高寧. 宜春學院學報. 2014(02)
[6]近三十年來的清代育嬰慈善事業(yè)研究——以育嬰堂為中心[J]. 吳佩林,孫雪玲.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7]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研究[J]. 李金蓮.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2012(00)
[8]論清代慈善機構的組織運作與理念——以保定育嬰堂和全節(jié)堂為例[J]. 趙金輝.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12(01)
[9]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及其工資待遇[J]. 李金蓮.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10]天津救濟院徹救制度改進述評(1929-1937)[J]. 葛寶森,王杰. 前沿. 2010(18)
博士論文
[1]公共衛(wèi)生視野下的國家政治與社會變遷[D]. 吳郁琴.上海師范大學 2012
[2]清代民國河北地區(qū)慈善組織的歷史演變與空間運作(1644-1937)[D]. 郝紅暖.暨南大學 2010
[3]民初寧波慈善事業(yè)的實態(tài)及其轉型(1912-1937)[D]. 孫善根.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保定育嬰堂研究(1912-1928)[D]. 姜姍.河北大學 2018
[2]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保定救濟院改組研究(1928-1948)[D]. 趙興亮.河北大學 2018
[3]保定救濟院經(jīng)費研究(1928-1937)[D]. 鄭勇.河北大學 2018
[4]江南慈善機構的近代轉型[D]. 錢楠.蘇州大學 2016
[5]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浙江省救濟院研究[D]. 霍婷婷.蘇州大學 2014
[6]民國時期南京市立救濟院研究[D]. 王萌.南京大學 2014
[7]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的慈幼事業(yè)研究[D]. 丁玲玲.安徽師范大學 2014
[8]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河北慈幼安老慈善事業(yè)研究[D]. 王志坤.河北師范大學 2013
[9]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河南省救濟院研究[D]. 李宗飛.鄭州大學 2013
[10]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江蘇省救濟院研究[D]. 梁國利.蘇州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05200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12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選題緣起及意義
1.1 選題緣起
1.2 選題意義
2 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學術史回顧
2.2 研究展望
3 研究方法與寫作思路
3.1 研究方法
3.2 寫作思路
4 創(chuàng)新之處與難點之處
4.1 創(chuàng)新之處
4.2 難點
第一章 保定救濟院的創(chuàng)建過程
1.1 晚清及北洋政府時期保定傳統(tǒng)慈善組織概述
1.1.1 慈善組織的創(chuàng)辦背景
1.1.2 慈善組織的出現(xiàn)及活動
1.2 保定救濟院的建立及運行
1.2.1 保定救濟院的建立
1.2.2 保定救濟院的組織運行
第二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政府
2.1 地方政府對保定救濟院的管理
2.1.1 地方政府對救濟院慈善事業(yè)的支持
2.1.2 地方政府對救濟院職員行為的管控
2.2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政府的往來
第三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救濟事業(yè)
3.1 對嬰孩的救濟
3.1.1 養(yǎng)育嬰孩
3.1.2 教育嬰孩
3.2 對婦女的救濟
3.3 對乞弱殘病等其他弱勢群體的救濟
第四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教育及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
4.1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教育
4.1.1 保定救濟院自身開展的教育事業(yè)
4.1.2 保定救濟院對地方教育的支持
4.2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醫(yī)療
4.2.1 救濟院內(nèi)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
4.2.2 保定救濟院與其他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的交往
第五章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社會變遷
5.1 從保定救濟院看國家權力的擴張
5.2 保定救濟院與地方社會變遷的互動關系
5.2.1 地方社會變遷對保定救濟院慈善事業(yè)開展的作用
5.2.2 保定救濟院對地方社會變遷的推動
5.3 保定救濟院發(fā)展過程中所反映的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特點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清末民國間保定育嬰堂承領嬰孩的管理與程序[J]. 趙興亮. 保定學院學報. 2016(06)
[2]1923-1932年度松江三善堂經(jīng)費狀況與運營實態(tài)[J]. 黃鴻山,錢楠. 史學月刊. 2016(10)
[3]慈風善脈:明末清代江南地區(qū)的慈善傳承與發(fā)展[J]. 王衛(wèi)平.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4]從儒生、官紳到國家:清代京師育嬰堂的變遷[J]. 王洪兵,張松梅. 東岳論叢. 2016(03)
[5]清代直隸育嬰堂的運作實態(tài)考察[J]. 高寧. 宜春學院學報. 2014(02)
[6]近三十年來的清代育嬰慈善事業(yè)研究——以育嬰堂為中心[J]. 吳佩林,孫雪玲.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7]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研究[J]. 李金蓮.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2012(00)
[8]論清代慈善機構的組織運作與理念——以保定育嬰堂和全節(jié)堂為例[J]. 趙金輝.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12(01)
[9]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及其工資待遇[J]. 李金蓮.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10]天津救濟院徹救制度改進述評(1929-1937)[J]. 葛寶森,王杰. 前沿. 2010(18)
博士論文
[1]公共衛(wèi)生視野下的國家政治與社會變遷[D]. 吳郁琴.上海師范大學 2012
[2]清代民國河北地區(qū)慈善組織的歷史演變與空間運作(1644-1937)[D]. 郝紅暖.暨南大學 2010
[3]民初寧波慈善事業(yè)的實態(tài)及其轉型(1912-1937)[D]. 孫善根.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保定育嬰堂研究(1912-1928)[D]. 姜姍.河北大學 2018
[2]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保定救濟院改組研究(1928-1948)[D]. 趙興亮.河北大學 2018
[3]保定救濟院經(jīng)費研究(1928-1937)[D]. 鄭勇.河北大學 2018
[4]江南慈善機構的近代轉型[D]. 錢楠.蘇州大學 2016
[5]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浙江省救濟院研究[D]. 霍婷婷.蘇州大學 2014
[6]民國時期南京市立救濟院研究[D]. 王萌.南京大學 2014
[7]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的慈幼事業(yè)研究[D]. 丁玲玲.安徽師范大學 2014
[8]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河北慈幼安老慈善事業(yè)研究[D]. 王志坤.河北師范大學 2013
[9]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河南省救濟院研究[D]. 李宗飛.鄭州大學 2013
[10]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江蘇省救濟院研究[D]. 梁國利.蘇州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052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20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