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魂到心理:晚清靈魂觀的遞嬗
發(fā)布時間:2021-05-14 03:15
傳統(tǒng)中國主流的氣化靈魂觀盡管存在著明顯的邏輯矛盾,但在回應中國人關于生命延續(xù)、德福一致等問題的追問時,一直是比較有效的思想資源;基督教靈魂觀的傳入,對中國傳統(tǒng)靈魂觀構成了強勁挑戰(zhàn),但心理學等現(xiàn)代科學的相關解釋構成的挑戰(zhàn)則是更為根本性的。相對而言,科學的靈魂觀與儒學的氣化靈魂觀更為接近,在思想傳統(tǒng)和科學威力的合力下,在科學救國的巨大壓力下,中國知識分子更容易走向魂滅論和無鬼論。這一方面意味著人的理性能力的增強,另一方面可能也意味著生命喪失意義、德性喪失保障,對一些敏銳的心靈來說尤其如此。
【文章來源】:世界宗教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6 頁
【文章目錄】:
一、傳統(tǒng)中國的靈魂觀及其內在困境
二、近代基督徒對氣化靈魂觀的批判
三、科學解釋中的靈魂觀念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朱熹建構鬼神理論的必然性[J]. 袁文春. 史學集刊. 2012(04)
[2]儒教的鬼神觀念和祭祀原則[J]. 李申.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3]從“靈魂”到“心理”——心理學方法論與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關系[J]. 趙宗金. 晉陽學刊. 2007(03)
[4]張載的鬼神觀[J]. 張麗華. 中國哲學史. 2006(02)
本文編號:3185164
【文章來源】:世界宗教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6 頁
【文章目錄】:
一、傳統(tǒng)中國的靈魂觀及其內在困境
二、近代基督徒對氣化靈魂觀的批判
三、科學解釋中的靈魂觀念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朱熹建構鬼神理論的必然性[J]. 袁文春. 史學集刊. 2012(04)
[2]儒教的鬼神觀念和祭祀原則[J]. 李申.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3]從“靈魂”到“心理”——心理學方法論與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關系[J]. 趙宗金. 晉陽學刊. 2007(03)
[4]張載的鬼神觀[J]. 張麗華. 中國哲學史. 2006(02)
本文編號:31851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18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