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應對:七七事變后國民政府的對策
【學位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K265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危機應對
第一節(jié) 冀察當局的危機應對措施
第二節(jié) 冀察當局應對危機出現(xiàn)曲折、反復之原因
第二章 國民政府的軍事對策
第一節(jié) 積極做好應戰(zhàn)準備
第二節(jié) 軍事戰(zhàn)略方針政策的確立
第三節(jié) 調整軍事指揮機構,建立戰(zhàn)時體制
第三章 國民政府的外交對策
第一節(jié) 開展對日交涉,謀求和平解決
第二節(jié) 積極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國際同情與支持
第四章 國民政府政治、經濟政策的調整
第一節(jié) 國民政府政治上的變動
第二節(jié) 國民政府戰(zhàn)時經濟政策的調整
第五章 國民政府對策的評價
第一節(jié) 國民政府決策之制約因素
第二節(jié) 國民政府決策之利弊得失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命令[J];郭沫若學刊;2011年02期
2 呂玉娟;;淺談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與對策[J];神州;2011年11期
3 于蓉;;國民政府的滑翔運動管理與實踐研究(1939-1945)[J];社科縱橫;2011年07期
4 井菁;;20世紀文人畫的“危機”[J];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5 L.科拉科夫斯基;李曉敏;;關于所謂的基督教危機[J];世界哲學;2011年05期
6 朱媛媛;;南京國民政府的監(jiān)察制度及啟示[J];安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姜鑫;;南京國民政府五院制度的瓦解[J];文史博覽(理論);2011年05期
8 唐伯友;;抗戰(zhàn)勝利初期國民政府對日索賠與索還工作始末[J];重慶與世界;2011年12期
9 周音孜;;工作求職類真人秀的崛起與危機試析——以《學徒》為例[J];電影評介;2011年15期
10 陳惠惠;;歌詠宣傳與“抗戰(zhàn)建國”——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歌詠宣傳目的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東;國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縣長職能研究(1928-1937)[D];南開大學;2010年
3 趙紅;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政治體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玉紅;中國國民政府與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關系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5 孫洋;太平洋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對華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楊福林;國民政府戰(zhàn)時貿易統(tǒng)制政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7 孫寶根;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緝私研究(1931——1945)[D];蘇州大學;2004年
8 葛曉鵬;銀行機構危機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9 楊禾豐;圣約翰大學的校園生活及其變遷(1920-1937)[D];復旦大學;2008年
10 樂宜仁;銀行危機的社會學解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堅明;危機應對:七七事變后國民政府的對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蘇光宇;論金融機構危機的處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3 王爽;“普韋布洛”號危機與美朝談判[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戎向東;國民政府考試院述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麗燕;自失與重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楊宇洋;美國報業(yè)在信息化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策略[D];外交學院;2007年
7 陳忠群;論中國大學精神的危機與重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鵬旭;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懲戒實踐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學;2008年
9 程道年;國民政府司法院述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10 彭小玲;論我國政府危機管理體系的構建[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741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87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