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八團體國是會議及其制憲研究
【學位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K26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選題緣由和意義
2.研究綜述
3.重點和難點
4.創(chuàng)新和不足
第1章 八團體國是會議召開的背景
1.1 20世紀20年代初國內政局
1.2 聯省自治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
1.3 職業(yè)團體的出現和壯大
1.4 民間制憲運動的涌動
第2章 八團體國是會議及其反響
2.1 八團體國是會議的先聲——全國商教聯席會議
2.2 八團體國是會議的籌備與召開
2.3 八團體國是會議的后續(xù)
2.4 八團體國是會議的社會反響
第3章 《國是憲草》的制定及其內容分析
3.1 《國是憲草》的制定
3.2 《國是憲草》內容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麗娟;王會軍;;民國“憲政之父”張君勱對憲法認識的三個轉變[J];學術界;2013年02期
2 周巧生;駱平;;從國是會議到政治協商會議——探究與“聯合政府”議題相關的幾個會議[J];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3 李均邦;陶磊;;移植、修正到回歸——張君勱憲政思想的演變[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4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憲自治的憲政價值[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余濤;;張君勱的中央政制構想及其困境初探[J];大連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6 王兆剛;;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世界新憲法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J];東方論壇;2008年04期
7 姚琦;;聯邦主義的憲政訴求——以1922年湖南省憲為例[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龍長安;;聯邦主義的和平憲政訴求——“國是會議”與“國是憲草”評述[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夏新華;劉鄂;;民初私擬憲草研究[J];中外法學;2007年03期
10 鄭大華;國家、社會與個人——張君勱政治思想的演變[J];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龍長安;近代中國聯邦制運動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曾興華;20世紀20年代中國聯省自治運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健;張君勱憲政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吳延華;張君勱憲政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71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87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