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與民初政治現代化
【學位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K2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偉民;;“惜陰堂”與辛亥革命[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祁龍威;;《辛亥江蘇光復》序[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3 朱英;湖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機構及主要科研成果簡介[J];湖北文史資料;1996年01期
4 吳籌中;朱肖鼐;;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早期發(fā)行的“餉籌票券”[J];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02期
5 羅福惠;王倩;;當事人筆下的歷史書寫——對湖北辛亥志士有關首義史著的梳理與評論[J];江漢論壇;2010年09期
6 侯艷春;;辛亥革命與北京[J];前線;2011年09期
7 陳旭麓;;一本關于辛亥革命的新著[J];讀書;1960年11期
8 劉忠全;黃運動;;辛亥革命先驅者動人事跡[J];世紀橋;2009年06期
9 胡維革;半殖民地意識與辛亥革命的失敗[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5期
10 ;貫徹“二百”方針 《辛亥革命史》編寫組舉行討論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7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蔣訓前;;中華民國九年造紫銅銀樣[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六輯)[C];2006年
2 朱蔣訓前;;中華民國五年銀樣“銅”質幣[A];甘肅省錢幣研究(1998-2003)年學術論文集[C];2003年
3 左雙文;王杰;;中華民國外交史研究:回顧與前瞻[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戴學稷;;孫中山 新馬華僑與辛亥革命[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精神論文專輯[C];2003年
5 戴鞍鋼;;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A];近代中國(第十二輯)[C];2002年
6 黨順民;趙曉明;;中華民國陜西財政廳發(fā)行軍用鈔票始末[A];第二屆西北五省區(qū)錢幣學會協(xié)作會議專輯[C];2002年
7 熊作華;;梅園會議上的王文華[A];辛亥革命與貴州社會變遷——貴州省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1年
8 張或定;丁新民;張勁峰;;辛亥革命時期“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軍用小票”的發(fā)現與考證[A];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國錢幣》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9 錢方來;;全面認識嵊縣辛亥志士的歷史作用——兼為“嵊縣強盜”辯誣[A];浙江史學論叢(第一輯)[C];2004年
10 錢存浩;;貴州銻幣考[A];中國錢幣論文集[C];198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辛亥革命史略[N];中國老年報;2001年
2 李中國;飛虎越春[N];團結報;2010年
3 黃繼光;普通郵票的時代烙印[N];中國集郵報;2006年
4 劉世萍;濟南正式建市的憑證[N];中國檔案報;2010年
5 若曦;哀哉“中華民國”[N];人民日報;2003年
6 別凌;百年稅票深藏我家[N];中國商報;2003年
7 李長林;新穎、扎實的《簡明辛亥革命史》[N];學習時報;2011年
8 臺灣作家 楊照;“中華民國”四字的來源[N];南方周末;2011年
9 文匯;“民國”“總統(tǒng)”多不肖[N];人民日報;2004年
10 杜德玉;地方自行加蓋“中華民國”郵票起因[N];中國集郵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廉;民國時代經濟法律發(fā)展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許莉;《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3 雙驚華;約翰遜時期的美國對臺政策[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大海;政區(qū)變動與地方社會構建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長命;國民政府時期的蒙古自治[D];內蒙古大學;2007年
6 宋二姝;臺灣當局兩岸政治定位及影響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05年
7 鄭率;蔣介石與民末憲政[D];吉林大學;2009年
8 周進;北京人口與城市變遷(1853—1953)[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何品;從官辦、官商合辦到商辦:浙江實業(yè)銀行及其前身的制度變遷(1908-1937)[D];復旦大學;2006年
10 張熙照;傳統(tǒng)審判制度近代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車麗娜;辛亥革命與民初政治現代化[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蘇永恒;辛亥革命時期云南民族關系之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王蘭波;上?偵虝c辛亥革命[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董家強;1926—1937年蔣介石國家統(tǒng)一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5 胡榮明;民國鄱陽湖區(qū)的水利糾紛研究(1928-1948)[D];南昌大學;2008年
6 李愛華;1912年關于省制改革的爭論[D];蘇州大學;2010年
7 李艷玲;辛亥革命時期的居正[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何廣;辛亥革命紀念述論(1912—1949年)[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范珍;中華民國運作劉長春參加奧運會過程的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10 禚迎春;《青島新民報》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105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8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