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暹海上民間貿(mào)易的初步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K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偉芳;;19世紀英國城市現(xiàn)代化初探[J];史學集刊;2006年01期
2 澤擁;;歐洲游記文學在19世紀科學境遇中的“異化”——以法國人古伯察游記的批評史為線索[J];外國文學;2007年03期
3 賈建飛;;19世紀西方之新疆研究的興起及其與清代西北史地學的關聯(lián)[J];西域研究;2007年02期
4 樂云;;19世紀章回小說的地域差異及其思想內(nèi)涵[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05期
5 管偉;19世紀中國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念的變遷[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6 金燕;;試論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工廠立法[J];學海;2006年06期
7 王景澤;;19世紀北太平洋沿岸:政治地理的大變動[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8 趙曉蘭;;19世紀傳教士中文報刊的歷史演變及其近代化進程[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1期
9 翟鑫;;19世紀歐洲音樂家的普遍思想意識淺談[J];文教資料;2009年09期
10 澤擁;旦增遵珠;;從入藏路線的書寫看19世紀法國對中國藏族地區(qū)的殖民想象——以法國人旅藏游記為中心[J];西藏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村松伸;包慕萍;;東亞建筑世界二百年 序章:19世紀之風 20世紀之波[A];建筑史論文集(第15輯)[C];2002年
2 田蓉輝;;藝不驚人死不休——論聞一多的唯美追求[A];聞一多研究集刊(紀念聞一多誕辰100周年)[C];2004年
3 ;前言[A];沈葆楨生平與思想研究——沈葆楨巡臺1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蔡嵐嵐;;英國女性文學溯源——19世紀以前的英國女性文學綜觀[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黃仁偉;;大國崛起道路的歷史比較[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6 吳季松;;對北京城市交通問題的建議[A];北京城市規(guī)劃與交通——北京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lián)席會議第二次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陳許;;美國“婦女文學”的扛鼎之作——評凱特·肖班的《覺醒》[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8 孔旭暉;林偉文;高麗霞;;美國觀葉植物的引種概述[A];花卉研究20年——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論文選集(1984-2004)[C];2004年
9 E.Smith;;新西蘭的地震災害與減災[A];聯(lián)合國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論文精選本論文集[C];2004年
10 朱達秋;;19世紀俄羅斯的文化激進主義[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19世紀美國的興起和今日中國的騰飛之比較[N];證券時報;2003年
2 記者 林小春;霍亂[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3 劉春;有限政府論——19世紀的自由主義[N];學習時報;2003年
4 記者 吳月輝;美向亞洲傾倒電子垃圾[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5 孔潤常;俄羅斯的茶文化[N];中國民族報;2005年
6 李傳斌;晚清中國人西醫(yī)觀的演變[N];光明日報;2005年
7 王銘銘;詮釋大轉(zhuǎn)型年代[N];經(jīng)濟觀察報;2004年
8 莊國土;19世紀的陸上茶葉之路[N];學習時報;2000年
9 黃勃(作者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往事可鑒溫故知新[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和諧社會:發(fā)達國家的啟示[N];解放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視角下的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思潮[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才俊;美國傳教士與19世紀的中美外交關系(1830-1899)[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滕曉鉑;威廉·莫里斯設計思想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4 高志良;19世紀中后期英國科技教育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姜立杰;美國工業(yè)城市環(huán)境污染及其治理的歷史考察(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杜曉萍;十九世紀外國傳教士所撰福建閩南方言文獻語音和詞匯系統(tǒng)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奕陽;十九世紀歐洲社會主義發(fā)展中的宗教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8 許建英;近代英國和中國新疆(1840-1911)[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毛玲;論英國民事訴訟的演進與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王毅;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麗萍;19世紀中暹海上民間貿(mào)易的初步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越;試論19世紀孟加拉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趙巍;19世紀美國舞蹈教育史綱[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4 劉曉瑋;試論19世紀英國的主仆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刁小偉;試論19世紀英國的初等教育及政府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楊茂軍;19世紀英國基督教社會主義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7 陳玉;論19世紀歐洲歌劇創(chuàng)作中音樂戲劇性的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曉亮;淺論19世紀沙皇俄國的西伯利亞政治流放[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孫東波;19世紀英國工廠立法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賦;19世紀50年代廣東會黨起義原因新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502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750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