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晚清官員對北洋地理環(huán)境的認識與利用

發(fā)布時間:2020-06-26 22:56
【摘要】: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一直與海洋休戚相關。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人們認識的深化,海防漸為涉海國家所關注,海防研究亦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一項重大課題。近年來,在晚清海防的整體性研究上已取得較多成果,但對其海防的重心所在——北洋海防卻缺乏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官員們對該防區(qū)內地理環(huán)境的認識與利用方面還無系統(tǒng)地論述;诖,本文意圖在所占有的資料基礎上,從歷史地理角度,以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原理,對晚清北洋防區(qū)地理環(huán)境作以較系統(tǒng)的研究,并通過以點見面、以小見大的方式透視晚清時期的海防戰(zhàn)略,從而加強某些學術薄弱環(huán)節(jié)。 海防地理環(huán)境可以分為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兩部分。自然地理環(huán)境包括地質地貌、水質、氣候、水文等;人文地理環(huán)境包括人口、民族等。同時,探討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利用、改造和保護也是研究的重要內容。據(jù)此,本文的研究集中于官員們對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認識的介紹及在此認識指導下而采取的相應措施。本文以較翔實的資料為基礎,以時間為經,以北洋的三大防區(qū):直隸、奉天、山東為緯,把晚清時期官員們在籌辦北洋海防過程中所產生的認識與實踐活動貫穿起來,基本上理清了當時社會對北洋地區(qū)環(huán)境的認識與利用的面貌,并探索了他們的認識、實踐活動與當時海防戰(zhàn)略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論證了晚清辦防失敗的根源所在,即制度的腐敗。 研究晚清官員們對北洋防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認識與實踐活動,不僅可以了解當時社會對海防的重視及籌辦程度,對晚清海防研究、地理環(huán)境研究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還可以為今天的海防建設提供有力的借鑒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建舟;田素云;;《浙江潮》與晚清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J];中州學刊;2011年04期

2 鄧大情;劉思彤;;晚清小說中的留學生形象[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夏飛;夏廷德;;晚清翻譯文學發(fā)展與中國近代小說觀的嬗變[J];社會科學家;2011年06期

4 魏兆和;;晚清政府在新疆治理面臨的危機與挑戰(zhàn)[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張晨怡;;湘軍名將羅澤南軍事思想簡論[J];軍事歷史研究;2011年02期

6 陳勇;;晚清時期海關洋稅的統(tǒng)計與匯報[J];歷史檔案;2011年03期

7 周英杰;;憤青太監(jiān)寇連材[J];文史博覽;2011年08期

8 李佳芩;;從多元體系理論角度論林紓文學翻譯的主要特點[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9 魏英杰;;藝術品拍賣 資本導演這場戲[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10 嚴迪昌;;晚清詞壇名家綜論[J];學問;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Antonnia Mary Finnane;;危機地帶的來信:晚清時期在海門和崇明的耶穌會教士的信函研究(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與轉機——對現(xiàn)實問題的歷史反思”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2 夏春濤;;從《青縣村圖》看晚清時期的華北村落[A];華北鄉(xiāng)村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張緒武;;繼承與開拓[A];熱愛祖國 振興中華[C];2007年

4 褚宸舸;;晚清時期西北地區(qū)的煙毒及禁政[A];第二屆中國古代毒物學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張曉琳;劉樹勇;;江南制造局翻譯館的譯述活動[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08《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論壇暨第十五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8年

6 王思明;;西南大儒莫友芝[A];布依學研究(之五)——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7 張耀華;;晚清時期世博會法律規(guī)章歷史研究[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8 魏開肇;;《北京通史》第八、九兩卷編寫框架的基本構思[A];中國古都研究(第八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0年

9 后文洙;;迎送羅生特[A];老兵話當年(第三輯)[C];2002年

10 戴煥林;;淺談老年科技社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A];首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衛(wèi)民 平衛(wèi)東;南豐白舍鎮(zhèn)發(fā)現(xiàn)晚清時期壁畫[N];撫州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 劉芳;六大優(yōu)勢造洋豐[N];農資導報;2004年

3 劉芳;超越制勝[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4 劉斌;湖北洋豐股份有限公司新年推出新舉措 營銷實現(xiàn)開門紅[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5 陳長新;把服務的價值“挖”到底[N];中國化工報;2003年

6 劉芳;品牌是打造出來的[N];中國化工報;2003年

7 李家振 劉芳;品牌是帆[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8 記者 嚴衍;新北洋:做稅控機領域的先行者[N];中國電子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宋明熙 通訊員 劉斌;湖北洋豐:調出一片新天地[N];經理日報;2004年

10 胡愛民 王德宜;以市場取勝[N];中國化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再華;晚清時期的文學與經學[D];復旦大學;2003年

2 董說平;晚清時期日文史書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馬占軍;晚清時期圣母圣心會在西北的傳教(1873-1911)[D];暨南大學;2005年

4 毛立坤;晚清時期香港對中國的轉口貿易(1869—1911)[D];復旦大學;2006年

5 吳國榮;中國近代職業(yè)教育研究(1866年-1911年)[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6 吳巍巍;真實與扭曲[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_g;晚清時期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地區(qū)傳教活動研究(1865-1911)[D];暨南大學;2006年

8 黃鴻山;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9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研究(1840-1949)[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呂鐵貞;晚清涉外經濟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燦;晚清時期西方科技在華傳播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2 于曉華;晚清官員對北洋地理環(huán)境的認識與利用[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3 曹艷榮;北洋保商銀行的特殊發(fā)展軌跡[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孔英;晚清時期河南東南部社會治安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薄芳珍;晚清譯著《測候叢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6 龔穎;明末清初與晚清時期來華傳教士角色變化之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裴丹青;從《點石齋畫報》看晚清社會文化的變遷[D];河南大學;2005年

8 李卓華;晚清時期美國對華政策研究(1840-1911)[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范文田;淺論西方經濟學在晚清時期的傳播途徑與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靜;李鴻章集團在北洋的奠基考察[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310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7310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d4f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