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駐法公使群體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691;K25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夫平;;法國與清末政局[J];史林;2015年05期
2 馬一;;龔照瑗與晚清外交[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3 馬一;;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駐外公使群體述略[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4 馬一;;晚清留洋出身的駐外公使知識結(jié)構(gòu)述論[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5 孫瑜鑫;;從“朝貢體系”到“條約體系”看近代中國外交的轉(zhuǎn)型[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6 郭雙林;;駐外公使與清末立憲運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7 崔軍偉;;清末新政時期中國使節(jié)制度變革述論[J];貴州文史叢刊;2010年04期
8 張登德;;許景澄與晚清海軍建設(shè)[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蔣韜;;法國傳教士與17-18世紀的“中學西漸”之略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趙穎霞;;李石曾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J];教育評論;2009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郝武艷;清末早期駐日公使對日本的認識及其外交實踐[D];延邊大學;2017年
2 汪孝繼;晚清早期駐外公使的條約觀[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燕鵬;從晚清重臣到民國政要—孫寶琦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4 劉艷金;淺析晚清駐德使臣對中德關(guān)系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5 朱升芹;晚清駐日公使與中日外交(1876-1911)[D];蘇州大學;2012年
6 張修震;清季駐英公使外務交涉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7 李思穎;1894年之前晚清駐外公使教育考察思想評述[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雅馨;晚清駐外公使許景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452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4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