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第一屆國會關于蒙古地區(qū)議員的選舉述論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25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萬柱,額爾德木圖;近代蒙古族的倫理思想[J];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漢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2 陳楠;;蒙藏關系確立及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qū)史事考述[J];古代文明;2008年04期
3 趙金晶;;草原驕子秀T臺 2010年MOD'ART蒙古時裝秀[J];上海工藝美術;2010年03期
4 納日蘇;論《巴拉根倉的故事》的思想內容[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5 蘇尤格;《蒙古詩歌美學論綱》面世[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6 李鴻;;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的蒙古民族工作[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塔琳托婭;;蒙古馬和蒙古民族[J];中國美術;2009年03期
8 梁太濟;箭內亙《蒙古史研究》批判[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61年00期
9 張柏忠;鮮卑考古研究會在內蒙通遼市召開[J];北方文物;1986年01期
10 青克爾;尹湛納希教育思想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甘旭嵐;;蒙古民族各階層人士的抗日斗爭[A];抗日戰(zhàn)爭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2 尼詠梅;;對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民族鄉(xiāng)創(chuàng)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文化底蘊的探討[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3 烏林花;;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民俗與幼兒生活相結合的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4 馬熙群;;承德——蒙古民族的“遵義”[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5 李玉偉;;中共關于內蒙古民族問題的四個綱領性文獻[A];蒙古史研究(第八輯)[C];2005年
6 王利俊;;蒙古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中的時代意義[A];中國·內蒙古第三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高娃;;蒙古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前景探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8 李樹榕;葛根珠嵐;木蘭;;論當代藝術話語中的草原文化內涵[A];中國·內蒙古首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石玉江;吳桂梅;;蒙藥基本性能[A];全國民族醫(yī)藥?茖2W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1年
10 烏林花;溫都爾木樂;段其木格;;子課題《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陸濤;懷念草原狼[N];金融時報;2005年
2 圖·巴特爾 蘇日娜;蒙古民族五千年歷史的真實寫照[N];內蒙古日報(漢);2006年
3 李霞;內蒙古民族教育發(fā)展促進會昨日成立[N];內蒙古日報(漢);2006年
4 通訊員 李建梅;災區(qū)比我們更需要幫助![N];伊犁日報(漢);2008年
5 皇甫美鮮;《草原傳奇》攪起文化市場波瀾[N];內蒙古日報(漢);2006年
6 記者楊志望、吳定保;我外長出席東盟與對話國會議[N];人民日報;2002年
7 叢玫;布什欲再減稅刺激美國經濟[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8 記者 高浩榮;高建將出任韓國新總理[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9 記者 錢彤;李瑞環(huán)會見韓國國會議長[N];人民日報;2002年
10 記者孫偉;李嵐清分別會見泰國王儲和國會主席[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峰;國會與冷戰(zhàn)后的美國安全政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張淑娟;吳景濂與民國政治:1916~1923[D];復旦大學;2007年
3 劉學政;美國總統(tǒng)與國會的戰(zhàn)爭決策權之爭[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5年
4 趙永紅;服務選區(qū)與代表國家[D];復旦大學;2003年
5 官進勝;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國會因素(1945-1950)[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沈本秋;美國的香港政策:決策的視角(1989-2007)[D];復旦大學;2008年
7 王雷;誤讀的共和:1916-1924年的北京國會[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8 程舒?zhèn)?舊中國國會興衰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王芳;美國國會與美國對華人權外交政策(1980~2003)[D];復旦大學;2004年
10 王淑霞;聯(lián)邦軍隊與美國南方重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品;民初第一屆國會關于蒙古地區(qū)議員的選舉述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王星旺;個人對蒙古民族雕塑發(fā)展的一點見解[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3 周廣寶;中共在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蒙古民族工作(1938、7-1940、7)[D];內蒙古大學;2010年
4 邱永豐;試析冷戰(zhàn)后美國對臺決策中的國會因素(1989-2001)[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5 宗傳軍;十九世紀后期美國“國會政體”成因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娜;蒙古民族與漢民族傳統(tǒng)婚俗文化比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5年
7 童元秀;楊度君主立憲思想述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葉朝良;其亡其亡,系于苞桑[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卓海波;僧格林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10 沈月;中美關系中的臺灣問題[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929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59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