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抗戰(zhàn)后期甘肅“十萬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發(fā)布時間:2020-02-15 00:59
【摘要】:本文主要以抗戰(zhàn)后期甘肅知識青年從軍運動展開論述,來考察國民政府對知識青年從軍運動的發(fā)動情況。以甘肅為個案,,從而讓人們對當時國民政府對這一運動所采取的措施,實施效果等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 從結構上看,本文主要分為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論三大部分。 緒論部分提出了文章寫作的緣起、選題旨意,研究現(xiàn)狀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等。 論文的主體包括五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介紹了知識青年從軍運動的緣起。文章將知識青年從軍運動置于整個抗戰(zhàn)的歷史大背景下進行分析,以國民政府兵役制度為出發(fā)點來探尋此次運動發(fā)起的必要性。同時同盟國的態(tài)度亦在發(fā)動知識青年從軍運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主要為甘肅知識青年從軍運動的宣傳及知識青年從軍優(yōu)待辦法與征集辦法。在這中間《甘肅民國日報》和《西北日報》作為甘肅省老百姓了解社會輿論的窗口,對抗戰(zhàn)后期各省知識青年從軍運動進行了大量的報道,尤其在甘肅省正式啟動這一運動后,對省內各市縣從軍狀況的刊載甚是詳細,以期使民眾了解報刊視野下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而甘肅省政府也不遺余力的將從軍運動推向高潮。對于一直以來備受熱議的青年從軍動機,筆者在查閱了相關資料之后,做出了相應的闡釋,以便使讀者真正認識國民政府發(fā)動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第三部分是以第二部分所敘述的內容為依據(jù),主要論述了甘肅省青年軍的編練與軍中生活。文中分為知識青年的登記、慰問與集中以及在軍中的訓練,這樣使甘省從軍征集工作如期完成。 第四部分是青年軍的復員。主要為青年軍復員前夕,國民政府阻止知識青年復員以及最終大多數(shù)青年如期復員。在這期間,國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這在文中有較為詳細的敘述。 第五部分對知識青年從軍運動做了較為理性、公正的評價。 結論部分對全文的總結,在肯定這場運動的同時,也提出了存在的各種缺點,力求在對這場運動做出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勾勒出一幅抗戰(zhàn)末期知識青年踴躍從軍的畫面。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65;E297.4
本文編號:2579661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65;E29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煥鵬;三青團成立的動因再探——兼與馬烈先生商榷[J];安徽史學;2002年01期
2 李紅梅;;三青團成立的原因新探[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3 孫玉芹;;抗戰(zhàn)末期知識青年從軍動機考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孫玉芹;邵艷梅;;中共與抗戰(zhàn)末期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J];黨史博采.理論;2006年10期
5 方秋葦;抗戰(zhàn)時期的《兵役法》和兵役署[J];民國檔案;1996年01期
6 馬烈;試析蔣介石成立三青團的原始動機[J];民國檔案;1996年04期
7 黃安余;簡述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兵役制度[J];民國檔案;1998年03期
8 馬烈;三民主義青年團與國統(tǒng)區(qū)學生運動[J];民國檔案;2003年03期
9 侯德礎;;略論抗戰(zhàn)后期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J];民國檔案;2006年02期
10 孫玉芹;;抗戰(zhàn)勝利后青年軍復員問題研究[J];黨史博采(理論);2007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穎;抗戰(zhàn)時期重慶抗日軍人家屬優(yōu)待政策與實施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夏靜;國民黨政府兵役制度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796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57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