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東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比較分析
[Abstract]:Th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Eastern Province Special region and the Office of the Taiwan Provincial Chief Executive are two provincial organs of political power set up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response to local special conditions. Although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he aspects of the subject of authorizati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etting up, the degree of exercise of power and so on, they are all related to the role played by China after the World War and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atterns. Both ar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bodies set up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safeguard national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strengthen unified leadership over the whole country. Nevertheless, both hold a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local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分類號】:K2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薛銜天;十月革命與中國收回中東鐵路路區(qū)主權的斗爭[J];近代史研究;1988年04期
2 褚靜濤;;收復臺灣辨析[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10年04期
3 胡玉海;北洋政府維護和收復中東路主權的交涉[J];史學集刊;2004年04期
4 高尚舉;試論光復之初臺灣行省的建立[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全有;王麗霞;;交通部與北洋時期鐵路發(fā)展研究綜述[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2 徐建平;總督錫良與東北邊疆的開發(fā)[J];北方論叢;2001年06期
3 高強;;清末民初東北移民實邊存在問題初探[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隋麗娟;何麗文;;清末民初達斡爾族文化變遷原因分析[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5 李朋;高振凌;;濱江道尹李鴻謨與吉林鐵路交涉局[J];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6 郭大松;李澤昊;;徐世昌與清末東北政治改革[J];長白學刊;2008年05期
7 王曉輝;清代黑龍江財政歲入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曹明;田麗梅;;1994-2008年間國內(nèi)學界關于中東路和滿鐵研究綜述[J];大連近代史研究;2008年00期
9 曉清;陳儀[J];民國檔案;1992年01期
10 史全生,費曉明;光復初期關于臺灣幣制的爭論和臺幣的發(fā)行[J];民國檔案;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進華;;“九一八事變”前馬克思主義在東北傳播的文字媒介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白純;;臺灣調(diào)查委員會考論(1944.3~1945.10)[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潘健;;20世紀30年代福建官方赴臺考察與影響[A];五緣文化與兩岸關系[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佩佩;清末東三省清理財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達日夫;中東鐵路與東蒙古[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3 荊杰;近代中國東北慈善救濟事業(yè)研究(1861-1931)[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呂雪飛;東北三省咨議局、資政院及第一屆國會、省議會議員選舉考略[D];吉林大學;2012年
5 王小平;跨海知識分子個案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郭艷波;清末東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趙秋靜;東北解放區(q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朱鵬;北洋政府救助俄屬遠東地區(qū)難僑研究(1918-1920年)[D];暨南大學;2010年
9 穆丹萍;近代哈爾濱地區(qū)俄國企業(yè)研究(1898-1926)[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博實;林傳甲與黑龍江近代教育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玲玲;漠河金礦官督商辦經(jīng)營研究(1888-1900年)[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溫延靜;吉林勸業(yè)道農(nóng)業(yè)活動述略(1907-1912年)[D];吉林大學;2011年
4 劉曉靜;清末民初松嫩草原三蒙旗放墾述略[D];吉林大學;2011年
5 屈宏;1907-1932年哈爾濱民族面粉業(yè)發(fā)展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6 何麗文;清末民初邊疆危機與黑龍江地區(qū)達斡爾族文化變遷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于冰;中央大街—都市空間與意義生產(chǎn)[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8 翟羽;改革開放前哈爾濱市餐飲業(yè)店名的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9 吳曉莉;論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合江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澤昊;徐世昌與清末東北新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左雙文;國民政府與臺灣光復[J];歷史研究;1996年05期
2 褚靜濤;國民政府收復臺灣考論[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3 駱威;國民政府臺灣調(diào)查委員會述論[J];臺灣研究集刊;1998年02期
4 褚靜濤;蔣介石與臺灣收復[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廣臣;;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與文學[J];南方論刊;2007年06期
2 趙永強;民國時期的山西:政治發(fā)動與經(jīng)濟剝奪——兼議同期之山西社會發(fā)展主線[J];山西檔案;2005年01期
3 張佩佩;;試論民國時期女子實業(yè)家的創(chuàng)業(yè)及困境[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4 趙煒;何宏;;意外的鮮味:民國時期杭州游客飲食[J];浙江學刊;2012年06期
5 周建明;;民國時期廣西與香港的貿(mào)易[J];廣西社會科學;2012年12期
6 王萌萌;;民國時期臨夏城鎮(zhèn)娛樂活動述評[J];黑龍江史志;2013年17期
7 賈艷;;民國時期的宗教立法作用探析[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8 任杰;;民國時期的四川合會[J];青年文學家;2012年18期
9 何王芳;;民國時期杭州休閑失范問題的探討[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03期
10 賈惠珍;;略論民國時期甘肅民間社會對災荒的救濟[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別必亮;;民國時期我國高校校歌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王靜;李睿孜;羅威;;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的菊花概況[A];中國菊花研究論文集(1997-2001)[C];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媚;民國時期廣州禁婢運動初探[D];暨南大學;2007年
2 武世花;民國時期甘寧青農(nóng)民離村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曹麗國;民國時期北京國語運動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李青棲;民國時期遼寧地區(qū)高等教育述論-(1912.01.01-1931.09.18)[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422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34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