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李提摩太:報業(yè)“政論時代”的揭幕者

發(fā)布時間:2018-06-02 08:42

  本文選題:李提摩太 + 《時報》; 參考:《史學集刊》2014年06期


【摘要】:李提摩太在華期間,以傳教賑災、著書立說、游說參政、辦學興教等方式活躍于中國社會,對中國的社會改良影響深遠。經(jīng)過長期的在華傳教實踐,李提摩太摸索出一條走"上層路線"的傳播路徑,辦報立言成為他在精神上引導中國上層人物最為有效的方式。他順應中國洋務和維新的社會思潮,通過執(zhí)掌《時報》筆政和主導《萬國公報》言論,對洋務大員和維新領袖的思想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確立了報刊干預政治和現(xiàn)實的時代風向,揭開了"政論時代"的序幕。
[Abstract]:During her stay in China, he was active in Chinese society by means of missionary relief, writing books, lobby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politics, running school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which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 social improvement. After a long time of missionary practice in China, Li Timothy found out a way to spread the "upper line", and running newspaper becam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him to guide the Chinese upper class personages in spirit. In keeping with the trend of Chinese Westernization and reform, he exerted influence on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Westernization officials and reform leaders by taking charge of the "Times" and leading the speech of the Universal Communique. Thus, it establishes the trend of newspaper intervention in politics and reality, and opens the prelude of the era of political theory.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新聞傳播史研究”(12BXW011)
【分類號】:K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麗;;論晚清西學書目與近代科技傳播[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董叢林;吳汝綸醫(yī)藥觀的文化表現(xiàn)及成因簡論[J];安徽史學;2005年04期

3 張登德;;《富國策》著譯者考釋[J];安徽史學;2006年06期

4 方國武;;批評的理論視角變遷——晚清譴責小說研究的歷時述評[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張纓;;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政治文化建設[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6 米列娜;張麗華;;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鄭軍;明清鼎革與中國古代科學近代化進程的中斷[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8 何大進;丁韙良與京師同文館[J];北方論叢;2005年04期

9 杜慧敏;;域外小說譯介與晚清小說期刊的“短篇小說”[J];北方論叢;2007年06期

10 徐振亞;傅蘭雅與中國近代化學[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玲;;1903年汴城會試論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楊茂慶;;福建船政學堂赴歐留學生的貢獻及其經(jīng)驗教訓[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3 高黎平;;晚清在閩美國傳教士西學翻譯的興與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程柳;;中國近代女子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及思考[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武際可;;中國古代為什么沒有力學?[A];力學史與方法論論文集[C];2003年

6 朱玖琳;;德國傳教士花之安與中西文化交流[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7 金燕;;圣約翰大學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A];近代中國(第八輯)[C];1998年

8 張劍;;上海近代農(nóng)業(yè)科技的繁衍與社會變遷[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9 張敏;;晚年王韜心影錄——介紹王韜散見書札文稿[A];近代中國(第十二輯)[C];2002年

10 黃開發(fā);;新民之道——梁啟超的文學功用觀及其對“五四”文學觀念的影響[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19681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9681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ff9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