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新文化運動百年祭:論儒學與人權(quán)——駁“反孔非儒”說

發(fā)布時間:2018-05-27 17:29

  本文選題:新文化運動 + 人權(quán) ; 參考:《社會科學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新文化運動的宗旨并非"反孔非儒",而是"人權(quán)與科學";其第一義是倫理與政治層面的人權(quán)。運動直接針對的現(xiàn)實對象是康有為等人的"孔教",而"立孔教為國教"是與袁世凱等人"尊孔復辟"相配合的;運動針對的歷史對象是君主專制時代的"禮教",而作為君主專制的倫理政治學說的"禮教"已不適應(yīng)于現(xiàn)代性的生活方式。按照孔子儒學原理,"仁"(博愛精神)"義"(正義原則)才是根本;而"禮"(社會規(guī)范及其制度)則應(yīng)當是隨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社會形態(tài)的轉(zhuǎn)型而"損益"轉(zhuǎn)換的。因此,新文化運動為儒學自身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提供了歷史的轉(zhuǎn)機。
[Abstract]:The aim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not to oppose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but to "human rights and science", the first meaning of which is human rights in ethics and politics. The real object of the movement is the Confucian religion of Kang Youwei et al., and the "establishing Confucius religion as the state relig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he "respect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ole" by Yuan Shikai and others. The historical object of the movement is "etiquette" in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era, but as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monarchical autocracy, "etiquette" has not adapted to the modern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Confucius' Confucian principle, benevolence (fraternity spirit), "righteousness" (principle of justice) is the foundation, while "propriety" (social norm and its system) should be changed with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formation. Therefore,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rovides a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 for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分類號】:B222;K2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林非;論《新青年》的反孔非儒[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喻大華;論康有為的孔教思想及其倡立孔教的活動[J];南開學報;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玉順;;生活儒學的正義理論[J];當代儒學;2011年01期

2 黃玉順;;“全球倫理”何以可能?——《全球倫理宣言》若干問題與儒家倫理學[J];當代儒學;2012年02期

3 楊生照;;馮友蘭中國哲學研究范式之賡續(xù)及其嬗變——現(xiàn)代中國哲學中的“清華傳統(tǒng)”研究(一)[J];當代儒學;2012年02期

4 徐慶文;;應(yīng)當嚴格區(qū)分“當代新儒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評《新世紀大陸新儒家研究》[J];當代儒學;2013年01期

5 唐幗麗;;《周禮》惠民制度思想的當代認識價值[J];甘肅理論學刊;2013年05期

6 石永之;;中國正義思想研究綜述[J];東岳論叢;2013年11期

7 俞榮根;;儒學正義論與中華法系[J];法治研究;2014年01期

8 寧靜;;我國會計防腐溯源研究——基于《周禮》賓客宴請視角[J];財會通訊;2014年10期

9 黃玉順;;“儒藏”三問——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30華誕感言[J];當代儒學;2014年01期

10 田超;;公義語境下的儒家社會正義原則——與黃玉順教授商榷[J];當代儒學;2014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曉煒;康有為社會發(fā)展理論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楊書浩;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思想探析[D];西南大學;2011年

3 陳為;博物館與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1年

4 楊權(quán);公平、正義:荀子社會治理思想探索[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5 周奕;大眾傳播語境下的文化經(jīng)典傳播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6 雷文莉;《新青年》的孔孟觀[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7 石艷秋;五四新文化的價值傳統(tǒng)考察[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小華;康有為社會整合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月玲;試論康有為孔教思想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10 趙成剛;牟宗三儒教觀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湯晨光;是人吃人還是禮教吃人?——論魯迅《狂人日記》的主題[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19431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9431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2ef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