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三朝治臺政策探析
本文關鍵詞:康雍乾三朝治臺政策探析
【摘要】: 清代康雍乾三朝是臺灣發(fā)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不僅因為這三朝治臺共計113年(1683——1796),超過清代臺灣史一半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清政府在這一時期實施的治臺措施成為清代前期治臺政策的縮影,并為以后嘉慶各朝所繼承和發(fā)展,奠定了清朝治理臺灣的基本方向。 對于康熙統(tǒng)一臺灣的歷史功績,史學界基本上持肯定態(tài)度;而此后清政府的治臺政策卻多遭詬病,有“消極治臺”之說,但這種說法有待商榷。本文在探討康雍乾時期清政府的治臺政策時,除了將其置于臺灣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中來考察,更嘗試從一個新的角度,即將臺灣置于清帝國架構中,來觀察康雍乾三朝治臺的基本想法以及政策的形成過程;并探究影響清政府制定、調整治臺政策的因素,以求對康雍乾三朝的治臺政策作出較全面、客觀的評價。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瑯攻取臺灣后,朝廷發(fā)生臺灣棄留問題的爭論。作為決策者的康熙帝,從全國的形勢出發(fā),綜合考慮臺灣地位、朝廷財政以及邊疆治理等因素,最終決定將臺灣納入版圖;诜纴y與撫邊的構想,清廷在臺灣設置行政機構、進行吏治建設及建立班兵制度,強化政治統(tǒng)治;在治民政策上,一方面實施嚴格的渡臺規(guī)定,另一方面實施一系列較為寬松的經濟措施,促進臺灣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同時,把臺灣地區(qū)的文化建設事業(yè)放在重要的地位,除了大力推行和內地一致的儒化教育外,還采取一些鼓勵政策來振興臺地的文教,使臺灣的文化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對社會發(fā)展、民族融合產生了深遠影響。 就各項策略形成過程而言,康雍乾三朝大致可分為草創(chuàng)、推衍以及鞏固階段。在此過程中,清政府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統(tǒng)治者自身對臺灣認識的加深,在治臺人物以及臺灣民變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逐步作出調整,以達到維護和鞏固統(tǒng)治的目的?偠灾,康雍乾時期的治臺政策有消極保守的一面,也有積極務實的一面,可謂是利弊互見,得失參半。
【關鍵詞】:康雍乾時期 治臺政策 消極 積極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4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6
- 第一章 康雍乾三朝治臺政策的形成與演變16-31
- 第一節(jié) 治臺政策形成的背景16-22
- 第二節(jié) 康熙朝的創(chuàng)制22-24
- 第三節(jié) 雍正朝的推衍24-27
- 第四節(jié) 乾隆朝的鞏固27-31
- 第二章 固海寧疆:政治統(tǒng)治的強化31-55
- 第一節(jié) 行政區(qū)劃的設計31-35
- 第二節(jié) 吏治的建設與完善35-47
- 第三節(jié) 臺灣的軍隊防務建設47-55
- 第三章 治民政策的制定與調整55-77
- 第一節(jié) 防亂:渡臺政策的變化55-63
- 第二節(jié) 撫邊:對臺灣的開發(fā)與利用63-73
- 第三節(jié) 由限制轉向開放:閩臺貿易的發(fā)展73-77
- 第四章 由“化外”到“化內”:文化教育的發(fā)展77-86
- 第一節(jié) 實施和內地一致的儒化教育77-81
- 第二節(jié) 清政府振興臺地文教的特殊措施81-84
- 第三節(jié) 康雍乾時期臺灣教育之評價84-86
- 第五章 影響清朝中央政府治臺政策的因素86-99
- 第一節(jié) 康雍乾三朝治臺政策的特色與得失86-89
- 第二節(jié) 影響清朝中央政府制定、調整治臺政策的因素89-99
- 結語99-103
- [參考文獻]103-109
- 致謝語109-11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彩紅;;康雍乾時期河北地區(qū)水旱災害的特征[J];世紀橋;2009年21期
2 蔣素芝;;康雍乾時期臺灣書院教育探究[J];船山學刊;2010年01期
3 王彩紅;;康雍乾時期河北地區(qū)的水旱災害對農民經濟的影響[J];許昌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4 楊振姣;;皇權政治與康雍乾時期蠲免政策[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王彩紅;清代康雍乾時期洪澇災荒研究——以直隸地區(qū)為例[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6 劉煥性;“康乾盛世”之說的由來[J];清史研究;2003年01期
7 王彩紅;;康雍乾時期政府在河北地區(qū)的防災抗災措施[J];氣象與減災研究;2009年03期
8 王彩紅;;康雍乾時期河北地區(qū)水旱災害的地方自救[J];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6期
9 周全霞;;清康雍乾時期的酒政與糧食安全[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7期
10 安京;;清朝消極治臺政策與臺灣行政區(qū)劃的設置[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戴逸;怎樣認識“康雍乾盛世”[N];中華讀書報;2002年
2 劉鳳云;康雍乾三帝與中西文化交流解析[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3 林姝;圖繪清史[N];文藝報;2000年
4 主持人:李國榮;“康乾盛世”的閃光點[N];中國檔案報;2003年
5 明江;電視劇給慈禧、李鴻章“平反”[N];中國商報;2003年
6 一心;晚清官窯嶄露頭角[N];中國商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全霞;清代康雍乾時期的民食安全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鄭惠貞;康雍乾三朝治臺政策探析[D];廈門大學;2007年
2 王彩紅;康雍乾時期河北地區(qū)的農業(yè)災害與農民的經濟生活[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蔣素芝;康雍乾時期臺灣教育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4 王榮霞;康雍乾時期在西北邊疆地區(qū)實行的“因俗治邊”政策[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田千來;清康雍乾時期云南自然災害及其應對機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朱滿珍;康雍乾禁教時期廣東的天主教[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9099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90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