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培的《左傳》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02:15
本文關(guān)鍵詞:劉師培的《左傳》學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劉師培 公羊派 杜預 特色與成就
【摘要】: 劉師培是我國清末民初的古文經(jīng)學家。他繼承了儀征劉氏家族的傳統(tǒng),在《春秋左氏傳》研究上,主張恢復漢代古文經(jīng)師對于《春秋》和《左傳》的理論。 在清代后期《公羊》學復興和《公羊》派學者對于《左傳》進行質(zhì)疑和攻擊的歷史條件下,劉師培站在古文經(jīng)學的立場上對《公羊》學派進行反駁。他抓住清代《公羊》學的“孔子改制說”、“素王立法”、“新周”、“王魯”、“故宋”、“絀夏”這些《公羊》學中的關(guān)鍵問題,對“三統(tǒng)說”、“三王說”等理論基礎(chǔ)進行考證并且廣泛的從先秦兩漢的典籍中取得證據(jù)釜底抽薪。對清代從劉逢祿到康有為為代表的清代《公羊》學者對《左傳》的種種質(zhì)疑,如劉歆偽造說、《左傳》不傳《春秋》進行了的強有力的反駁,還《左傳》與古文經(jīng)學以真相。 作為有深厚家學功底的古文經(jīng)學家,劉師培對于漢代賈逵、服虔、潁容等漢代先師的《左傳》學理論,堅信不疑,處處用漢代師說作為《左傳》研究的標準。他肩負著儀征劉氏三代薪火相傳的完成《春秋左傳舊注疏證》的艱巨任務(wù),且劉家做《春秋左傳舊注疏證》的理論依據(jù)是“《左氏》之義,為杜注剝蝕巳久,其稍可觀覽者,皆系襲取舊說。爰輯《左傳舊注疏證》一書,先取賈、服、鄭三君之注,疏通證明。凡杜氏所排擊者糾正之,所剿襲者表明之!,因此對于杜預《左傳》學的批判是重要的一項任務(wù)。而劉師培的不僅繼承了其祖先對于杜預《左傳》注的批判,而且還擴大到對于杜預《左傳》理論的批判。劉師培針對杜預在其《春秋序》中闡明的《左傳》學思想和“三例五體”論,撰寫了大量有關(guān)《左傳》義例研究的文章,一方面對于杜預的“五十凡舊例”、“孔子新意”、“非例”觀點進行了反駁,一方面試圖恢復漢代《左傳》先師解釋《春秋》時所用的大量“義例”。由于他的學術(shù)背景和人生價值觀的影響,劉師培對于“漢代先師”的師說非常信奉,甚至到了鉆鑿附會的程度。他繼承了漢代先師《左傳》義例系統(tǒng)復雜化傾向,通過努力對于漢代《左傳》“義例”作了恢復工作。 劉師培對《左傳》學的研究歷史進行了總結(jié),,指出了《左傳》學歷來容易受到攻擊的三個原因:一因卷帙浩繁,一因漢儒無完全之注,一因后儒斥為偽書。并 且結(jié)合實際。他還構(gòu)想了《左傳》研究的學術(shù)方向,“今觀左氏一書,其待后儒之 討論者,約有三端:一曰禮,二曰例,三曰事。”又“三書若成,則左氏之學必可 盛矣!边@種實事求是地梳理《左傳》演變過程的研究思路,正是中國學術(shù)近代 化的重要表現(xiàn),同時這也說明了,劉師培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shù)向近代學術(shù)轉(zhuǎn)變的積極 推動者、實踐者。劉師培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結(jié)合時代需要,還給《左傳》注 入了新的時代氣息,使《左傳》具有了時代特色。
【關(guān)鍵詞】:劉師培 公羊派 杜預 特色與成就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25.04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8
- 前言8-10
- 第一章 劉師培對晚清“《公羊》派”的批駁10-20
- 第一節(jié) 清代《公羊》學興起的背景10-12
- 第二節(jié) 劉師培對《公羊》學派的批駁12-20
- 第二章 劉師培對于杜預《左傳》學的批駁20-52
- 第一節(jié) 劉師培之前的《左傳》研究史概述20-22
- 第二節(jié) 劉氏《左傳》家學緣起22-25
- 第三節(jié) 漢代賈逵、服虔的《左傳》學25-26
- 第四節(jié) 杜預的《左傳》學理論26-30
- 第五節(jié) “漢、杜”之爭與劉師培之“秉承家學”30-36
- 第六節(jié) 劉師培的《左傳》義例研究36-47
- 第七節(jié) 劉師培對杜預總結(jié)47-52
- 第三章 劉氏《左傳》學的特色和成就52-55
- 小結(jié)55-57
- 參考文獻57-58
- 致謝58-59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59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程曉峰;洪亮吉及其《春秋左傳詁》評述[D];湖南大學;2009年
2 袁寶君;民國春秋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567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75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