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如何成為了“制度史”
發(fā)布時間:2024-04-11 04:12
中國史學領域里,"制度"是古已有之的詞匯,而"制度史"則是20世紀才出現(xiàn)的專史,后者的"制度"含義已與古人眼中的"制度"名同實異。古人所謂"制度"層次豐富,除圣人立制難以變動外,一般的經(jīng)制與權制均可因時、因勢、因事加以調(diào)整,屬于人們行事的依托。近代形成的新制度觀,源于西方?jīng)_擊下參照西方尋求變革的需要,無論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官員,還是力主改革或革命的知識分子,均將制度視為超越人/事之上、帶有本體意義的獨立力量,希望借助改造制度來擺脫落后局面,制度史是這種新制度觀的歷史投影。需要"懸置"這種后見之明,重返古人的世界,順時而觀,發(fā)掘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古人眼中的“制度”
二、“制度”如何成為了“制度史”
余 論
本文編號:3950857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古人眼中的“制度”
二、“制度”如何成為了“制度史”
余 論
本文編號:39508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95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