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次入川路線略考
發(fā)布時間:2022-12-23 01:38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率部首次入川,從荊州江陵縣出發(fā),向西北走江北陸路至荊州秭歸縣,再走江北古棧道向西至益州魚復縣,再沿古驛道向西南至益州江州縣,再由江州北上溯涪江水道至益州涪縣,之后向東北走陸路至益州葭萌縣葭萌關;建安二十年(215年)第二次入川,從荊州公安縣(孱陵縣)出發(fā),向西北走江南夷道至荊州秭歸縣南岸,北渡長江至秭歸城,再走江北古棧道西至益州魚復縣,再沿古驛道向西南至益州江州縣;章武二年(222年)第三次入川,自荊州夷道縣猇亭西逃,走江南夷道向西北至荊州秭歸縣南岸,渡江至秭歸城,再沿江北古棧道至益州魚復縣白帝城。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1. 劉備率部首次入川出發(fā)地為荊州江陵縣, 目的地為益州葭萌縣葭萌關
2. 劉備率數(shù)萬步卒入川, 先走江北陸路至香溪, 再至秭歸縣城, 再沿江北古棧道西至益州魚復縣
3. 劉備軍隊從魚復縣至江州縣, 主要行走江北古驛道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三峽江南入蜀古道的有關認識[J]. 楊華,屈定富.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1)
[2]《奏讞書》地名札記(四則)[J]. 楊建. 江漢考古. 2001(04)
本文編號:3724451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1. 劉備率部首次入川出發(fā)地為荊州江陵縣, 目的地為益州葭萌縣葭萌關
2. 劉備率數(shù)萬步卒入川, 先走江北陸路至香溪, 再至秭歸縣城, 再沿江北古棧道西至益州魚復縣
3. 劉備軍隊從魚復縣至江州縣, 主要行走江北古驛道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三峽江南入蜀古道的有關認識[J]. 楊華,屈定富.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1)
[2]《奏讞書》地名札記(四則)[J]. 楊建. 江漢考古. 2001(04)
本文編號:37244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72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