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以前貨幣材質演變史分析及啟示——兼論貨幣職能再認識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03:50
本文通過分析中國明朝以前貨幣材質演變史認為,無論何種材質的貨幣形態(tài),共同特點都是強調在商品交換結算中的等價性、方便性和財富貯藏性,即貨幣作用主要表現為這三個特性。因此,需要再認識貨幣職能,本文通過分析《資本論》中關于貨幣職能理論的闡述,得出以下結論:貨幣職能(或稱貨幣的作用)就是價值尺度、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三項。
【文章來源】:區(qū)域金融研究. 2019,(10)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關于明朝以前貨幣材質演變史的分析
(一)自然物質形態(tài)
1. 以物易物的邏輯結果。
2. 等價交換的邏輯結果。
3. 耐磨性好的邏輯結果。
4. 方便計數的邏輯結果。
5. 財富貯藏的邏輯結果。
(二)鑄造硬幣形態(tài)
(三)制造紙幣形態(tài)
1. 人類生產力進步形成的巨大商品交易規(guī)模需求。
2. 商業(yè)賒賬為紙幣形態(tài)出現提供了信用基礎。
二、關于貨幣職能的再認識
(一)關于流通手段
(二)關于世界貨幣
(三)關于支付手段
(四)關于價值尺度
(五)關于貯藏手段
三、關于貨幣職能理論和貨幣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理論建議
(二)貨幣制度建設建議
1. 貨幣制度建設要尊重民間創(chuàng)新。
2. 貨幣制度建設要加強監(jiān)管。
3. 在商品交易結算工具創(chuàng)新與貨幣制度建設中適當化解財政債務。
本文編號:3490107
【文章來源】:區(qū)域金融研究. 2019,(10)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關于明朝以前貨幣材質演變史的分析
(一)自然物質形態(tài)
1. 以物易物的邏輯結果。
2. 等價交換的邏輯結果。
3. 耐磨性好的邏輯結果。
4. 方便計數的邏輯結果。
5. 財富貯藏的邏輯結果。
(二)鑄造硬幣形態(tài)
(三)制造紙幣形態(tài)
1. 人類生產力進步形成的巨大商品交易規(guī)模需求。
2. 商業(yè)賒賬為紙幣形態(tài)出現提供了信用基礎。
二、關于貨幣職能的再認識
(一)關于流通手段
(二)關于世界貨幣
(三)關于支付手段
(四)關于價值尺度
(五)關于貯藏手段
三、關于貨幣職能理論和貨幣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理論建議
(二)貨幣制度建設建議
1. 貨幣制度建設要尊重民間創(chuàng)新。
2. 貨幣制度建設要加強監(jiān)管。
3. 在商品交易結算工具創(chuàng)新與貨幣制度建設中適當化解財政債務。
本文編號:34901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49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