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官制、爵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09:00
東漢末年,皇權衰落,政局動蕩,地方割據(jù),社會混亂。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國家的官制、爵制也有所變化。在官制方面,建安元年,袁紹在被封為太尉時,認為自己的“班”位低于任大將軍的曹操,而心生不滿,最終曹操讓大將軍于袁紹。這是因為在東漢時期,三公地位衰落,大將軍的地位逐漸超過三公。建安十三年,漢廷罷三公,置丞相和御史大夫,而曹操為丞相。在這之前,董卓曾任相國。在東漢時期,為了加強皇權,中央不設丞相與相國。而董卓任相國和曹操任丞相是為了專權,使自己凌駕于百官之上,且此時的丞相還擁有了軍權。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惇以為漢官為恥,希望進入魏官體系。曹操從當司空、丞相時就有屬于自己的官僚體系,魏國建立后,這個體系更加完整。與之相對應的是漢廷的中央官僚體系越來越不完整。在爵制方面,獻帝時期的爵位授予大體上延續(xù)了東漢制度。但封侯現(xiàn)象泛濫,而大多沒有實際權力,這多為權臣的政治統(tǒng)治手段。建安二十年,曹操對爵制進行了改革,新置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四等,與列侯、關內(nèi)侯共構成六等。這些爵稱被魏晉吸收繼承,曹丕代漢后,官員的爵位也發(fā)生改變,從漢爵轉為魏爵。此外曹魏也不斷對爵制進行改革。在東漢末年,王朗、董昭等主張...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意義及研究現(xiàn)狀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制相關問題
第一節(jié) 論“紹恥班在公下”
一 三公演變
二 三公與大將軍地位變化
第二節(jié) “以公為丞相”辨
第三節(jié) 析“恥為漢官”
一 魏國官員
二 魏官與漢官
第二章 爵制相關問題
第一節(jié) 獻帝時期爵位授予
第二節(jié) 曹操的爵制改革
一 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
二 實際授予情況
三 從漢爵到魏爵
第三節(jié) 曹操封“魏公”、“魏王”
一 東漢末關于“封建”的討論
二 曹操封魏公
三 曹操封魏王
四 其他封王現(xiàn)象
第三章 官制、爵制中體現(xiàn)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jié) 東漢末年的“名分”觀念
第二節(jié) 挾天子以令諸侯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十等爵確立與秦漢爵制分層的發(fā)展[J]. 孫聞博.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6(01)
[2]兩漢關內(nèi)侯的爵位繼承[J]. 師彬彬. 許昌學院學報. 2015(04)
[3]王粲《爵論》評議——兼論軍功爵制的廢除[J]. 朱紹侯. 軍事歷史研究. 2015(03)
[4]曹操“魏公”之封與漢魏禪代“故事”——兼論漢魏封爵制度之變[J]. 楊英.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5)
[5]諸葛亮“限之以爵”及蜀漢封爵制考析[J]. 譚良嘯,溪奕.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4(07)
[6]曹魏代漢前的政治運作[J]. 朱子彥. 史林. 2012(05)
[7]從漢官爵到魏官爵:曹氏父子建國的道路[J]. 劉嘯. 史學月刊. 2012(07)
[8]曹魏爵級及授與情況探討[J]. 魯力.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2(04)
[9]魏晉交替之際的封爵制度[J]. 董慧秀.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 2010(12)
[10]論曹操的政治舉措、文化品格及其歷史影響[J]. 王永平.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博士論文
[1]兩漢列侯問題研究[D]. 秦鐵柱.南開大學 2014
[2]爵制與秦漢社會研究[D]. 王玉喜.山東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三國志》曹操史料研究[D]. 張弓.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曹操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 葉少杰.重慶師范大學 2011
[3]二十等到五等[D]. 劉兵.山西大學 2008
[4]秦漢爵制問題再探討[D]. 楊媚.西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43477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意義及研究現(xiàn)狀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制相關問題
第一節(jié) 論“紹恥班在公下”
一 三公演變
二 三公與大將軍地位變化
第二節(jié) “以公為丞相”辨
第三節(jié) 析“恥為漢官”
一 魏國官員
二 魏官與漢官
第二章 爵制相關問題
第一節(jié) 獻帝時期爵位授予
第二節(jié) 曹操的爵制改革
一 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
二 實際授予情況
三 從漢爵到魏爵
第三節(jié) 曹操封“魏公”、“魏王”
一 東漢末關于“封建”的討論
二 曹操封魏公
三 曹操封魏王
四 其他封王現(xiàn)象
第三章 官制、爵制中體現(xiàn)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jié) 東漢末年的“名分”觀念
第二節(jié) 挾天子以令諸侯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十等爵確立與秦漢爵制分層的發(fā)展[J]. 孫聞博.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6(01)
[2]兩漢關內(nèi)侯的爵位繼承[J]. 師彬彬. 許昌學院學報. 2015(04)
[3]王粲《爵論》評議——兼論軍功爵制的廢除[J]. 朱紹侯. 軍事歷史研究. 2015(03)
[4]曹操“魏公”之封與漢魏禪代“故事”——兼論漢魏封爵制度之變[J]. 楊英.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5)
[5]諸葛亮“限之以爵”及蜀漢封爵制考析[J]. 譚良嘯,溪奕.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4(07)
[6]曹魏代漢前的政治運作[J]. 朱子彥. 史林. 2012(05)
[7]從漢官爵到魏官爵:曹氏父子建國的道路[J]. 劉嘯. 史學月刊. 2012(07)
[8]曹魏爵級及授與情況探討[J]. 魯力.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2(04)
[9]魏晉交替之際的封爵制度[J]. 董慧秀.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 2010(12)
[10]論曹操的政治舉措、文化品格及其歷史影響[J]. 王永平.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博士論文
[1]兩漢列侯問題研究[D]. 秦鐵柱.南開大學 2014
[2]爵制與秦漢社會研究[D]. 王玉喜.山東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三國志》曹操史料研究[D]. 張弓.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曹操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 葉少杰.重慶師范大學 2011
[3]二十等到五等[D]. 劉兵.山西大學 2008
[4]秦漢爵制問題再探討[D]. 楊媚.西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434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94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