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動及作用
[Abstract]:After Liao was destroyed by the Jin Dynasty, Qidan people continu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the Jin Dynasty. Although they could not enter the high-level ruling class, they we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officials of the Jin Dynasty. They served as local officials at all levels of the Jin Dynasty, such as Lu, prefecture, county and so on,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relying force for the Jin Dynasty to govern the place, and made cert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Jin Dynasty.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吉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2M511972) 吉林省教育廳項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111號)
【分類號】:K246.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秀蓮;金源文化階段性發(fā)展述論[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2 李淑巖;;完顏雍《本朝樂曲》的復舊情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1期
3 夏宇旭;;金朝初期對遼戰(zhàn)爭中降金契丹將士的軍事活動及作用[J];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4 孫文政;;金東北路界壕邊堡建筑時間考[J];東北史地;2008年03期
5 孫孝偉;;金朝宰執(zhí)輔政制度沿革初探——以“天眷官制”為中心[J];東北史地;2012年01期
6 周立志;;宋金交聘的新文獻《使金復命表》研究[J];北方文物;2013年01期
7 孫久龍;王成名;;金代鹽使司職官特點[J];北方文物;2013年01期
8 趙玉英;;金初勃極烈制度決策機制論略[J];北方論叢;2013年04期
9 姜維東;黃為放;;金代黃龍府猛安謀克考[J];東北史地;2014年01期
10 杜成輝;;大理國翰林制度探析[J];大理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姜建紅;;《漢語大詞典》因假借誤釋詞條舉凡[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才大泉;;淺析阿城出土的金代官印[A];華章(2014)[C];2014年
3 才大泉;;金上京都城祭天壇、社稷壇考究[A];華章(2014)[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谷穎;滿族薩滿神話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郭輝;明清小說中尼僧形象之文學與文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孫昊;女真建國前社會組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王文遠;古代中國防疫思想與方法及其現(xiàn)代應用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解丹;金長城軍事防御體系及其空間規(guī)劃布局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徐潔;金代祭禮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孫孝偉;金朝宰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赫蘭國;遼金元時期的杜詩學[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建軍;元代國子監(jiān)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運剛;論金朝的括地政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聶傳平;遼金時期的皇家獵鷹—海東青(矛隼)[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曹麗靜;李直夫雜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鄭靜嫻;王寂《拙軒集》詩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殷文強;辛棄疾歷史角色的轉變對稼軒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D];江南大學;2011年
6 徐雅婷;耶律楚材西域詩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7 靳靜;遼金殿前都點檢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8 張楊;宋金橋梁建造與維護管理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9 王闊;尷尬與矛盾:宋代妾的地位和形象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10 郭帥;論完顏亮的創(chuàng)作與金初文學關系[D];山西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峰;金代的圣節(jié)[J];北方文物;2002年04期
2 周峰;有關金代黃河浮橋的幾條史料[J];中國科技史料;2002年01期
3 劉麗萍;金代金銀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及相關問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04期
4 晏選軍;金代理學發(fā)展路向考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吳鳳霞;金代文教政策探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6 吳鳳霞;金代興學與教育發(fā)展[J];史學集刊;2005年01期
7 吳樹國;;試論金代的桑稅[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6年02期
8 姜宏宇;;金代雕塑之社會生活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9 薛瑞兆;;論金代社會的藏書風尚[J];求是學刊;2006年06期
10 王德朋;;金代商稅制度考略[J];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喬幼梅;;金代貨幣制度的演變及其對社會經(jīng)濟的影響[A];中國錢幣論文集[C];1985年
2 趙光華;;金代北京地區(qū)園林志略[A];《圓明園》學刊第三期[C];1984年
3 李澍;;金代紙幣流通探析[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四[C];2006年
4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趙靖;;簡論金代服飾[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四[C];2006年
6 吳鳳霞;;金代直臣路鐸[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7 默書民;;金元時期冀州社會管窺[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8 白秦川;;金代銀鋌研究三題[A];“中國北方地區(qū)錢幣發(fā)現(xiàn)與研究”學術研討會專集(一)[C];2005年
9 白秦川;;金代銀鋌研究三題[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八輯)[C];2006年
10 吳丹;;金代錢幣藏品雜談[A];武漢金融(總第12期)——湖北錢幣?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李玉君;金代的科技成就及其歷史地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本報駐陜西記者 趙建蘭;金代“劉處士”的別樣人生[N];中國文化報;2014年
3 記者何勇;受損金代佛像將進博物館[N];人民日報;2003年
4 馬洪;金代風箏鏡(博物一覽)[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5 本報記者 郝靜;李金代案曝內控漏洞 周成建“殺一儆百”整治美邦[N];華夏時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彭冰 本報實習生 何紅娟;閑不住的“金團長”[N];工人日報;2011年
7 富育光;周惠泉與金代文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8 記者 朱偉光 特約記者 齊光瑞;黑龍江雙城出土金代珍貴文物[N];光明日報;2002年
9 費勇軍;金代的慈善救濟事業(yè)[N];中國社會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叢明宇;“半拉城子”出土完整“金代青磚”[N];哈爾濱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宏;金代后宮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徐潔;金代祭禮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蘭婷;金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宋立恒;金代社會等級結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劉輝;金代儒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王雷;金代吏員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王萬志;金代區(qū)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王永;金代散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萬志;金代山西區(qū)域文化[D];吉林大學;2006年
2 仉惟嘉;論金代河患[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3 鐘錚錚;金代文職朝官的俸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王對萍;金代女性政治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猛;金代水利機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楊雪;金代后妃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7 李拓;金代宗室斗爭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8 李宇航;金代寒食、清明詩研究[D];西北大學;2014年
9 秦欣欣;金代武官俸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劉杰;金代手工業(yè)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206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120656.html